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本月21日安息,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團成員將進入西斯汀教堂選舉繼任教宗。值得注意的是,在這 135 位有投票資格的樞機主教中,有108位是教宗方濟各任命的,佔總數的80%。
美國媒體《值得》(Axios)稍早報導,另外有22位樞機主教是保守派的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5位由更前任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選出。
參加此次會議的樞機主教的地理分佈也更加多元化。2013 年,當方濟各被選為樞機主教時,投票的樞機主教中略微多數是歐洲人。這次,歐洲樞機主教佔了樞機主教總數的 39%,另有 17%的樞機主教來自亞洲,15% 來自北美,南美和非洲各佔 13%。
世人關注的是,樞機主教們會選擇一位符合方濟各現代化世界觀的繼任者,還是會選擇一位更保守的教宗。
在近代歷史上,樞機主教們經常選擇延續性(例如選擇本篤十六世接替若望保祿二世)。但他們也做出了更激進的轉變,例如從本篤十六世到方濟各。
雖然方濟各擢升了一些被視為進步人士的樞機主教,但其他紅衣主教可能是因為意識形態以外的其他原因而被選中的,例如地理多樣性。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教宗方濟各擢升的許多樞機主教都居住在遠離羅馬的地方,並且不經常互動,這可能會使其更難形成連貫的投票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