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 12 日援引《路透社》的報導,美國川普政府希望烏克蘭將俄羅斯天然氣經烏克蘭輸送至歐盟的管道控制權交給美國。

《路透社》將這一要求稱為是美國迫使烏克蘭簽署的礦產協議中的一個「彩蛋」。

《路透社》援引知情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和烏克蘭官員 11 日在華盛頓舉行會晤,討論了美國提出的獲取烏克蘭礦產資源的提議。

但該消息人士稱,鑒於會晤的「敵對」氣氛,會談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很小。

會談氣氛之所以緊張是源於川普政府最新的提案,比此前的版本更為「廣泛」。

美國覬覦烏克蘭的稀土礦場。 圖 : 翻攝自央視新聞

「談判環境非常敵對,」該消息人士表示,並指出川普政府提出的新方案「過於極端」。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最新制定的協定文本包括「要求美國政府的國際開發金融公司控制俄能源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經烏克蘭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

2022 年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前,俄羅斯一直是歐盟最大的單一天然氣供應方。危機全面升級後,美歐對俄羅斯實施全方位制裁,導致原本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驟然陷入氣荒。

三年來,西方制裁俄羅斯引發的能源危機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大漲。傳統上極具優勢的能源密集型工業產出隨之大幅下降。除了依靠極不穩定的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外,歐盟多數國家只能從美國、卡達等國購買液化天然氣(LNG),美國也由此成了歐盟最大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國。

俄羅斯天然氣經由烏克蘭輸送到歐洲國家 圖:取自維基百科 by Samuel Bailey 版權規定:CC BY 3.0

由於烏克蘭拒絕延長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的過境協議,自今年年初以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管道就停止了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

相關資料顯示,2023 年和 2024 年,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維持在 150 億立方米左右的水準。

俄方當時表示,烏方的決定不僅將使自身每年損失 8 億美元的天然氣過境運輸收入,同時也將殃及莫爾達瓦、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義大利等國的天然氣供應。

除了新被盯上的輸氣管道控制權,烏克蘭的礦產一直是川普政府志在必得的交易條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2 月底在白宮與川普等美國高官公開爭吵「不歡而散」之後,當時原本打算簽字的礦產協議也被擱置。

美國總統川普(中)、副總統范斯(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2月28日在白宮發生激烈爭執。 圖:翻攝自白宮直播

隨後,美國開出的條件越來越嚴厲。據《路透社》報導,最新協定草案將賦予美國開採烏克蘭礦產資源的特權,並要求烏克蘭政府將其自然資源開採的所有收入存入所謂「聯合投資基金」。這項聯合基金由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管理,基金董事會由 5 人組成,其中 3 人由美方指定。

但是新協議中依然對烏克蘭政府視為優先事項的「美國提供安全保障」隻字不提。

川普聲稱,和烏克蘭討論的這份協議將使美國納稅人收回上屆拜登政府為援助烏克蘭花費的數十億美元資金。他 3 月 30 日還警告說,如果澤連斯基退出該協議,他將面臨 「很大、很大的麻煩」 。

另據烏克蘭《基輔獨立報》12 日報導,烏克蘭外長瑟比加當天在土耳其舉行的第四屆安塔利亞外交論壇上強調,烏方想要和平,但不是「被操縱的和平」。

美國為逼烏克蘭在談判中就範,切斷對烏克蘭的情報分享之後,烏軍海馬斯系統完全失去了準頭,無法精準命中俄軍。 圖:翻攝自騰訊網

在談到持續的俄烏衝突時,瑟比加呼籲各方不要濫用和平概念。他說,烏方希望今年能夠結束戰爭,但「重要的是不能操縱和平」。

瑟比加指出,俄烏衝突結束的方式將決定歐洲未來安全架構,因此「實現長期且明確的和平至關重要」。他還反對將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前景排除在國際議程之外。

美國總統川普接受媒體採訪。   圖 : 翻攝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