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我國農產外銷的指標產品,年出口值達新台幣24億元,遍及超過90個國家,其中美國占比31%。面對不確定美國關稅環境,農業部推出的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聚焦三大面向:金融協助、產業升級與市場擴張,細化為六大措施,從補助資金到輔導業者取得國際驗證,再到設備汰舊換新與品牌行銷,力圖強化外銷韌性。
農業部(11)日召開茶產業座談會,次長胡忠一坦言,美方政策恐衝擊年輸7億元的台灣茶葉,但他強調這不只是難關,也可能是轉機。農業部同步啟動六項對策,包括資金補助、設施升級、產品創新與拓展新市場,要讓台灣茶在變局中突圍。胡忠一指出,此次變局也帶來反思機會,過去台灣茶葉對美市場高度依賴,如今將藉此契機強化多元布局,包括日本、韓國、東協、紐澳、歐盟與中東市場。他也提到,台灣製茶與烘焙工藝屢獲國際肯定,具備進軍高端市場的潛力,重點在於如何協助業者轉型升級,拉高價值鏈位置。
座談會中,業者反映實際經營困境,盼政府能加速啟動應變與補貼機制,胡忠一表示,農業部將持續與產業對話,所有建議都會納入滾動調整,必要時將加快資源分配。他也透露,農業部已啟用專線0800-528-989,提供業者即時諮詢,諸如補助申請、產地認證與外銷對接等,週一至週五08:30至18:00開放專人服務。
面對來勢洶洶的全球貿易壓力,農業部此番積極出擊,被外界視為一場產官協作的壓力測試。胡忠一強調,「我們不是等著被影響,而是要搶得先機」,盼藉由這波挑戰讓台灣茶不只是躲過風暴,更能站穩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