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高法院 7 日做出重大裁決,暫時允許總統川普根據 1798 年頒布的《外國敵人法案》(Alien Enemies Act),對涉嫌幫派成員的移民實施加速驅逐,為川普陣營在移民政策上贏得一場重要法律勝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這項裁定尚未簽署,但意味著在相關訴訟仍於下級法院審理期間,聯邦政府可以動用戰時權力,針對特定群體展開快速驅逐行動。法院強調,未來若根據該法案實施遣返,政府必須提前通知當事人,並允許他們透過被拘留地的聯邦法院,尋求人身保護令進行司法審查。
本案引發高度關注,也在法院內部出現分歧。三位自由派大法官對裁決表達反對意見,保守派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則表示部分不同意。
川普隨即在自創社群平台「真相社會」發文,盛讚最高法院的決定,並以大寫字母表示這是「美國正義的偉大一天」。他表示,法院「維護了國家的法治,使總統能夠保衛邊境,保護家庭與國家安全。」
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及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亦對裁定表示支持,邦迪稱其為「法治的里程碑式勝利」,並指出:「一名激進法官無權剝奪總統的外交決策與國土安全職權。」
川普政府早前依據《外國敵人法案》,針對五名來自委內瑞拉的移民實施驅逐。此舉原遭地方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James Boasberg)下令暫停。最高法院此次裁定,即推翻博斯伯格的限制命令,允許川普政府繼續執行其政策。
儘管如此,法院也指出,移民當事人必須獲得充分程序保障,包括合理時間內提出法律申訴的權利。移民律師團體則擔憂,過快驅逐恐將剝奪被驅者尋求司法救濟的機會。
自由派大法官索尼婭·索托馬約爾(Sonia Sotomayor)發表強烈反對意見,批評川普政府的作法「對法治構成極大威脅」,並指出法院此次以自由裁量方式給予政府便利,令人遺憾。
巴雷特雖未撰文,但加入索托馬約爾反對意見的部分內容,質疑人身保護令是否應為唯一可挑戰該法的法律途徑。
另一位大法官凱坦吉·布朗·傑克遜(Ketanji Brown Jackson)則批評多數派在未經充分辯論下倉促裁決,並警告這種作法或重演二戰時期「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歷史錯誤。她直言:「法院似乎已步入程序變異的時代,過程草率且不公。」
川普於 3 月 15 日援引《外國敵人法案》,聲稱來自委內瑞拉的幫派份子構成「入侵」威脅。之後,美國政府透過三架包機,將 200 多名委內瑞拉人遣送至薩爾瓦多,並將部分人羈押於當地最高安全監獄。官員指出,部分遣返並非完全依據該法案,而是其他法律授權。
儘管如此,此舉仍引發疑慮。近期傳出一名無辜父親基爾馬·阿布雷戈·加西亞(Kilmar Armando Abrego Garcia)因行政錯誤被驅逐,引發社會關注。該案目前仍由法院審理中。
本案的核心法律爭議,圍繞「入侵」定義。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在 3 月 26 日以 2 比 1 裁定,暫時維持博斯伯格原命令。其中多數意見指出,「入侵」一詞在憲法中一貫為軍事意涵,不宜延伸至幫派活動。
儘管如此,最高法院此次決定仍暫時為川普開綠燈,也象徵他對聯邦法院與下級法院之間權力爭奪戰的階段性勝利。

美國最高法院 7 日做出重大裁決,暫時允許總統川普根據 1798 年頒布的《外國敵人法案》(Alien Enemies Act), 圖 : 翻攝自Share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