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全面性關稅引發全球經濟動盪,各國相繼派人赴美談判爭取有利條件,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又強調(spotlighting)「十項不公平貿易行為」,且開頭就點名中國,日本及歐盟也入列,在2日關稅清單表列第4的台灣則未上榜。
美國貿易代表署透過社群媒體X(前推特)宣布「十項不公平貿易行為」並列出美國所承受的損失,一連串的推文開頭就劍指中國。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單在一個電子商務平台上,每個月就有超過10萬面中國製造的美國國旗售出,導致美國製造商損失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597萬元)的銷售額,造成就業機會流失和企業倒閉,美國國旗「應該是美國製!」
美國貿易代表署也點名印度及泰國指出,印度禁止進口美國乙醇作為燃料,泰國同樣限制燃料乙醇進口,需要批准和許可證,但自2005年以來便未曾核發過這類許可。如果美國能取得對印、泰燃料乙醇出口市場准入,每年將可增加至少4.14億美元的出口值。
川普早上才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就關稅舉行電話會談,川普聲稱「聊得愉快」,但日本仍在美國貿易代表署下午公布的「十項不公平貿易行為」榜上。美國貿易代表署推文提到,日本對美國海鮮維持高達10.5%的關稅,並對多種魚類實施複雜的進口配額制度,讓美國出口商難以穩定進入市場。
美國貿易代表署宣稱,這些不公平的貿易做法每年造成美國海鮮業約1.89億美元的出口損失,損害仰賴全球市場來維持生計的美國漁民與沿海社區。代表署另提到南美及非洲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及附上3月31日上架的年度「國家貿易評估報告」(National Trade Estimate,NTE)連結,供外界參考美國出口商面臨的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
歐洲聯盟(EU)的「反砍伐森林產品規則」(Regulation on deforestation-free products,簡稱EUDR)也被代表署點名。美國貿易代表署指稱,這項規則禁止進口牛、可可、橡膠及木材等7種產品,除非出口商符合各種繁瑣的合規要求。據估計「EUDR可能影響美國每年價值86億美元的農業及工業出口」。
這份報告涵蓋美國近60個貿易夥伴,其中點名台灣仍對美規車設置技術性貿易障礙,並關切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及對某些美牛產品實施繁瑣檢查的做法。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1日回應,貿易對手國對於貿易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彼此難免有不同觀點,政府將持續與美方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