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強硬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動盪,總統賴清德昨日透過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提出5項應變策;不過,5點策略當中並未提到任何關於央行以及匯率等議題,央行至今也未表達出具體應對措施,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許文泰表示,央行是不可能承認自己有干預匯率的,但央行應該準備匯率上談判桌的應對方式,台灣的匯率是有控制的空間,而升值的前提是換得關稅降低;他認為,相對於厲害的廠商被迫去美國投資,這種方式,從總體經濟來看,是個成本比較小的方式。

針對川普關稅帶來的全球動盪,賴清德昨日提及五點策略,臺灣已經組成談判小組;將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行政院已經完成盤點對農、工、石油、天然氣等產品的大量採購計劃;同時擴大對美國的投資;一併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最後強調會解決美方長期所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

不過,賴清德談話中並未提及關鍵的匯率問題,央行至今並未有任何公開具體細節應對說明,僅一再強調匯率由市場決定,若市場失序,必要時會進場雙向調節。

許文泰指出,央行不會承認其干預匯率,也會否認龐大的外匯存底是刻意為了盈餘繳庫來的,所以問他們也是白問,然而,近兩日政院以及賴清德提到的政策,都沒有提到匯率問題。

許文泰指出,現在國際資金很混亂,且外資在撤離,台幣一時也漲不起來。央行強調要減少匯率的波動,這點他也同意。但是不應該有刻意的干預方向。短時之間匯率會怎麼走,並不容易預期。

但他認為,如果這次大風波過一段時間平息之後,台灣還是正常地出口ICT與半導體產品、如果政府有減少對電價的補貼、如果通膨計算能更正確反應實情,則利率應該上調。在利率上調,且沒有對匯率有刻意干預的情況之下,台幣應該是會漲的。

匯率什麼時候會上談判桌?許文泰坦言無法預測時機點,但是央行需要有所準備,政府高層也應該要認識到台灣這種「奇異的總體經濟結構」不能長久持續下去;他解釋五點:

第一,長期用稅收補貼油水電,刻意壓低通貨膨脹。

第二,通貨膨脹看起來低,導致不需要漲利率。

第三,在與國外有利率差之下,導致台幣幣值低。

第四,長期阻升不阻貶,累積龐大外匯存底,導致有龐大的盈餘繳庫,貢獻政府歲入超過10%。這樣的央行等於是政府的金雞母,於是成為政客的最愛。因為有了央行,政府可以在發放各種福利的時候,不需要大幅增稅或舉債。

第五,長期阻升不阻貶,也受出口商歡迎。出口商確實是台灣厲害的一群人,也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

許文泰強調,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樣奇異的總體經濟結構,得付出代價:

第一,長期的低利率環境導致高房價,助長貧富不均。

第二,消費者面對較高的進口商品價格。

第三,台灣的薪資在跨國比較的時候,顯得偏低。不利吸引外籍人才,也不利留才。當少子化導致的缺工缺人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這個問題就變得更重要。

第四,長期補貼油水電、造成能源資源浪費以及淨零排碳的困難。

許文泰提到,如果面對川普政府的壓力,需要調整匯率(背後是利率)來降低對美順差,那麼這是一個非常全面而直接的方式。面對川普政府,主要的目標就是要降低對整體經濟的傷害,台灣的匯、利率長期向出口商傾斜,長期在社會與經濟中有另一批人受害。而當我們順應美國政府減少順差的時候,便會有另一批人得利。也是因為這樣的緣故,調整匯率本身就是一個有利有弊的方式,卻能夠相當程度地達成目標。相對於厲害的廠商被迫去美國投資,這種方式,從總體經濟來看,是個成本比較小的方式。

許文泰認為,台灣手上的牌沒有很多,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至少匯率是有控制的空間,而升值的前提是換得關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