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濟醫院佛陀問病圖」遭人剽竊並在網路散布不實言論,引發軒然大波。在爭議聲浪漸歇之際,玄奘大學台灣宗教系主任釋昭慧昨日於臉書揭開這幅藝術作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原創畫家李健儀透過釋昭慧轉述,首度公開20年前與證嚴法師共同構思創作的完整過程,並表示證嚴曾觀他修畫一小時,用餐常安排同坐,讓他倍受禮遇與重視。

李健儀表示,1997年他完成天主教委託的「中華聖人圖」,當時正待確定追封日期後即將移至梵蒂岡博物館典藏。同年下半年,經由一位護持慈濟的宜蘭師姐引薦,得知大林慈濟醫院擬製作「佛陀問病圖」壁畫,進而前往花蓮靜思精舍拜見證嚴法師。

首次會面時,證嚴法師展現深厚藝術素養,詢問:「我給主題,你就能夠創作出來?」對「佛陀問病圖」寄予厚望。在李健儀應允後,雙方展開長期合作,李健儀每月前往台中精舍,向證嚴法師呈報從初稿到修訂稿的所有進度。

證嚴法師為突破傳統,特別指出「過午不食的佛陀臉型,不應是圓胖」。經過多次嘗試,李健儀最終以證嚴法師恩師印順導師的法像,詮釋壁畫中的佛陀意象,並以證嚴法師為右側扶病比丘尼的形象基礎,完整呈現從印順導師到證嚴法師以「大愛」關懷眾生的傳承精神。

在細節處理上,證嚴法師更改了原本「偏袒右肩」的袈裟為覆肩款式,並親自指導袈裟的皺褶與紋路。李健儀回憶,證嚴法師在原創稿完成前,曾觀看他修飾畫作長達一個多小時,每次到訪精舍時更安排他在用餐時坐在身旁。

受到如此禮遇與重視,李健儀決定在壁畫完工後,僅收取壁畫費用,將原創油畫贈予證嚴法師。他另外完成3幅證嚴法師的畫像致贈,其中一幅至今仍懸掛於靜思精舍會客室。釋昭慧分享李健儀揭露佛陀問病圖創作始末後,李健儀隨即提供他為證嚴法師繪製的多幅畫作照片傳給釋昭慧,並特別指出其中一幅油畫現仍懸掛於靜思精舍會客室。釋昭慧坦言,雖曾多次造訪精舍,甚至在畫作正對面參與會議,卻從未留意這幅藝術傑作。
「畫得太美了!」端詳畫像時,釋昭慧不禁脫口而出。她指出,李健儀將證嚴法師寧靜致遠的氣質、自然流露的慈悲以及洞察世事的睿智,皆刻劃得細膩傳神,難怪能贏得證嚴法師的賞識與信賴。

由於公務繁忙,加上即將啟程前往花蓮探望證嚴法師,釋昭慧表示雖有網友期待續集,但只能先將這段與畫作照片分享於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