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推動結束烏俄戰爭的努力,似乎準備向俄羅斯做出關鍵讓步,而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在面臨和平協議的前景時只能袖手旁觀。但他們不是唯一應對川普「重返俄羅斯」政策後果的主要參與者,中國同樣深受影響。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20)日的報導,中國幾周前似乎將在川普對烏克蘭的和平努力中發揮關鍵作用。川普曾多次表示,他可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合作,利用中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力來結束烏俄衝突。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籌碼,因為它可避免與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發生貿易戰。

另外發揮影響力與中國長期以來的努力一致,即​​展現自己是一個中立方和「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言人,準備在這場殘酷的衝突中斡旋和平。但如今中國既沒有以俄羅斯盟友的身份參與談判,也沒有在全球發出具有影響力的聲音。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未跟上事態迅速發展,迫使中國官員不得不努力尋找有利的一面。

習近平多年來一直努力培養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的關係,他將俄羅斯視為與西方進行更大權力鬥爭的關鍵夥伴。當烏俄衝突爆發時,習近平冒了一次險,選擇不譴責那次入侵,並讓中國成為俄羅斯的生命線,吸收俄羅斯石油並向莫斯科提供關鍵貨物,使中國失去了歐洲信任,並促使美國的亞洲盟友與北約進行更緊密合作。但中俄之間的聯繫,可能被美國所破壞。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圖左)多年來一直努力培養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圖右)的關係。 圖:翻攝自新華社(資料照)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將美國和俄羅斯未來開展「地緣政治和經濟合作」的可能性,列為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展開討論的 4 個重點之一。川普政府的俄羅斯-烏克蘭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也在慕尼黑的一個小組討論中表示,美國希望「迫使」普丁採取令他「不舒服」的行動,其中可能包括破壞俄羅斯與伊朗、北韓和中國的聯盟。

觀察家懷疑美國可能會破壞俄中關係,因為中俄都強烈反對美國主導秩序,且俄羅斯在經濟上對中國有根深蒂固的依賴。中國對川普是否會驅使俄羅斯與中國解除關係抱持擔憂,兩國早在過去之就有不信任並加劇衝突的實力。

蘇俄 1969 年與中國因漫長的共同邊界而爆發激烈的領土爭端,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才基本解決。然後是美國總統理尼克森和他的顧問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他們利用共產黨統治的鄰國之間的分裂來與中國建立關係,並使冷戰的力量平衡轉向有利於有利美國的方向。

美國前總統尼克森利用共產黨統治的鄰國之間的分裂來與中國建立關係。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雖然歷史不太可能重演,但觀察家表示,即使中俄盟友關係只出現一點轉變,也有利於美國的目標實現。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計畫主任孫雲(Yun Sun)指出,就算只是「尼克森逆轉」的 30%,也會在中俄之間播下懷疑的種子。

孫雲還說,若中俄開始懷疑彼此,將使習近平質疑過去多年來與俄羅斯建立的戰略聯盟,認為它並不可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