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在15日的民眾黨主席選舉中,票數輾壓前立委蔡壁如,成功成為民眾黨主席,也罕見成為在兩個政黨都當過主席的政治人物。在16日赴新北與基層幹部座談會上,黃國昌也大談地方選舉戰略,要幹部別只會跑紅白帖,強調只會做這個根本沒用;不過,攤開黃國昌的參選和輔選歷史,似乎慘烈到無法佐證此事。
黃國昌在16日與基層幹部座談,新主席上任三把火,黃國昌當場豎立威嚴,對在場樹林區黨務幹部隨機抽口,要樹林區的黨務幹部回答樹林區有幾個里,只見幹部有些支支吾吾,黃國昌立即自問自答,「好沒有關係,我相信今天結束以後,你一定會非常清楚42個里。」
黃國昌也當場宣告2026大選,民眾黨會在每個議員選區提名,甚至當場教學要如何打地方選戰,「地方選舉絕對不會只有去跑紅白帖,光做這個根本沒有用,每一個候選人都在做一樣的事,我為什麼要投給你。」
不過,攤開黃國昌過去參選和輔選的歷史可發現,在2016年汐止區立委選舉時,透過民進黨禮讓和票數奧援,在民進黨基層議員替其走各式場合,在民進黨大順風的情況下,才以萬票之差當選立委。
而在2018地方選戰之中,當時在時代力量擔任主席的黃國昌,在其負責的新北市灑下多名議員參選人,結果通通落選,且票數距離當選門檻大多相差甚遠,幾乎是被輾壓的狀況。
到了2020年立委選戰,黃國昌不出馬而是改由其辦公室主任賴嘉倫參選立委,結果只得到7%的票數,黃國昌的地方選舉戰略究竟有沒有用,還得打上滿滿的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