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財政部日前公布去年全國稅收實徵淨額,加計遞延入帳稅款後,達新台幣3兆7619億元,較預算數多出5283億元。國民黨團宣布推動「還錢於民2.0」,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則建議,應先償還我國長期公債,並再度提及成立主權基金,要「節流」,也要「開源」。

黃珊珊於臉書發文指出,據財政部公佈統計數據,去年一整年稅收實徵較預算數多出5283億元。而稅收表現超乎預期的,包括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及營所稅,顯示在台灣人民的努力之下,企業成長、人民所得增加以及股市的活絡,都替中央政府增加了不少收入。

黃珊珊認為,這些稅收既然都是取自於民,最重要的,首先應該被用於償還我國長期公債,此外,用於成立主權基金似乎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選項。還債,是「節流」政府的利息支出;主權基金,則是讓人民努力的結果可以用於更長期的投資,「開源」政府投入健保、長照等福國利民政策的能力。

黃珊珊表示,主權基金的核心理念是希望能活化資產強化政府財政韌性,並且透過主權基金的運作,不僅能夠帶動我國企業成長、增加與國際間的連結。國際間,無論是以政府財政賸餘或外匯存底為財源,設有主權基金的國家不在少數;近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簽署行政命令研究設立美國的主權基金。

黃珊珊說,2024年台灣稅收到了歷史新高,可以預期將有高額財政賸餘。這些賸餘,就是用來作為主權基金的最好財源選項之一。取之於民,政府便要用之於民;在政府政事推動完畢後還有賸餘,那就應該投資於民—主權基金便是用來投資未來、照顧民眾的良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