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融合技術做為最具代表性的清潔能源,一直都是許多先進國家追求的目標。近期有美國媒體報導稱,中國在四川省綿陽市建造了一座巨大的 X 型建築,似乎將用於進行核融合技術的研究。多位美國分析師發出警告稱,在該設施建成後,中國可能以極快的速度追趕美國在核融合領域的成就,甚至可能將其用於「開發新型核武」。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報導,雖然美國早在 2020 年就已經注意到中國在綿陽市建立核融合研究機構,但在擺脫疫情的封控後,中國大幅加速了機構的建設進度。美國研究機構 CNA Corporation 分析師德克爾.埃弗萊斯 ( Decker Eveleth ) 接受《 CNN 》訪問時表示, X 型建築是一種典型的雷射核融合研究設施,透過在 X 的四臂向中央裝有氫同位素的靶室發射雷射,就能在極端條件下促使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融合反應,進而產生巨大的能量。
報導稱,美國在加州也建有類似的核融合研究設施,「但中國的研究設施規模比美國的大 50% 」,「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融合研究設施」埃弗萊斯在訪談中如此說道。倫敦帝國學院慣性聚變研究中心研究員布萊恩.阿佩爾貝 ( Brian Appelbe ) 也指出,更大的設施可以發射更強的雷射,並在承受更大的壓力下壓縮更多材料進行核融合,進而大幅增加核融合試驗中可能獲得的能量。但阿佩爾貝也坦承,即使使用了大型的雷射發射工具,想成功實現核融合也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
埃弗萊斯也補充指出,中國也可能透過該設施,獲得研究核武的新途徑。埃弗萊斯表示,由於《全面禁子核子試爆條約》的影響,中國無法直接透過核子試爆測試核武的能量釋放規模,「但他們可以透過高功率雷射照射各種不同材料,模擬核爆可能產產生的能量,甚至用於設計更小型的核武」。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 ( The Stimson Center ) 核政策分析師威廉.阿爾伯克 ( William Alberque ) 也發出警告,稱「任何擁有類似核融合研究設施的國家,都具備改進現有核武設計的能力」。
美國「核聚變工業協會」執行長安德魯.霍蘭德 ( Andrew Holland ) 則認為,中國可能透過該機構,研究將核聚變與核裂變得混合技術,「這可能是中國持有的新技術,且比任何西方國家的同類技術更加強大」。霍蘭德表示,雖然美國現階段仍在核融合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中國隨時都可能趕超美國在該領域取得的成就,「現在已經到投資建設的時候了,如果美國與其盟友不加強對核融合領域的投資,那麼中國將會贏得這場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