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準會(Fed)美東時間週三(8日)公布的會議紀要來看,數名高階官員在去年 12 月會議中提出關切,認為近幾個月來對抗通膨的努力「陷入停頓」,對進一步降息抱持謹慎。
就在去年 12 月中,聯準會主席宣布將基準貸款利率下調了 1碼(0.25個百分點),來到 4.25%~4.5% 的範圍。不過,據週三發布的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們提到了通膨數據反彈、支出持續強勁、及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活動前景下行風險降低。加上對美國未來新政府的潛在政策變化,可能導致經濟成長預測略稍放緩、通膨將保持堅挺。
儘管會議紀錄沒點名川普,但至少 4度提到移民和貿易政策的變化,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影響。自川普 11 月贏得大選後,他已表明計劃對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及其他貿易夥伴更激進地加徵關稅,且還打算尋求大規模驅逐移民、及更多監管的鬆綁。
隨著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攀升,越來越多的華爾街人士驚覺,距下一次降息的時間恐似乎「遙遙無期」。去年底,市場還樂觀預估 2025 年首次降息的時點會落在三月,但近期已有學者預測,聯準會今年恐怕按兵不動。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金融學名譽教授席格(Jeremy Siegel)去年表示,聯準會明年將減少降息次數,只會調降 1、2次。且隨 FOMC 調升未來的通膨預期,「2025 年也有可能不降息」。而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工具顯示,目前市場預期三月降息 1碼的可能性已降至 37.3%,而七月降息機率則剩 50.7%。
不降息的預測,對於持有公債資產、並等待降息帶來資本利得紅利的投資人而言,可說「屋漏偏逢連夜雨」。事實上,去年全年的各天期公債表現,明顯落後於股票、企業債券等資產。甚至部分早已在前一、兩年佈局公債的投資人,恐怕還難回本。
「雖然現在是降息循環,最大問題是速度放緩、且次數低於預期,導致美債殖利率不跌反漲。」資深分析師許博傑指出,要繼續買債券ETF的投資人,須捨去過去「零利率」的觀念,只適合閒置資金,且只想領息、長期不管市場波動的投資。
觀察國內最多受益人的美國公債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自去年 8 月 9 日高點 32.44元以來,至今已跌了 13.7%;另一檔人氣公債ETF「國泰20年美債」(00687B),自去年 9 月 11 日高點 33.81元以來,也跌了 13.9%。
許博傑分析,從日均K線來看,目前價格已跌到前波的低檔區,不建議再殺低,但現在可能也不宜加碼,「因為底型還沒出來」;若爾後聯準會政策、及殖利率曲線反轉,讓公債價格打底後,或再進行加碼攤平。待價格反彈至 30元以上,才適時解套。
至於擁有美國公債「正二」的投資人,許博傑更直言,「這種槓桿型ETF,絕不能長相廝守,要等到漲勢確立才能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