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來入侵物種在危害台灣的情況日益嚴重,其中,綠鬣蜥成了南台灣農業與生態的重大威脅。不僅農粗估全台野生綠鬣蜥的數量已達 20 萬隻,並在南、高、屏等十縣市建立穩定族群,據《CTWANT》報導,更傳出其族群有逐漸北移至苗栗趨勢!凸顯國內農業生產及生態環境,正遭受綠鬣蜥入侵所帶來的極大挑戰。
農業部林業署表示,綠鬣蜥自 2020 年被列為「有害外來入侵物種」,在公告前台灣僅有 526 隻合法飼養登記個體。由於南台灣氣候適宜且缺乏天敵,遭棄養的綠鬣蜥在野外迅速繁殖,成為當地農業的一大威脅。其中,屏東縣成為重災區,根據《屏東科技大學》統計,該地自 2019 年起已捕捉超過 10 萬隻綠鬣蜥。然而,由於捕捉工具和方法的限制,族群控制效果不如預期,部分地區依舊無法有效遏制綠鬣蜥的擴散。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添喜指出,綠鬣蜥擅長躲藏於河道和樹林等複雜地形,且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隱蔽性,這使其族群數量的估計和調查變得極為困難;他強調,「綠鬣蜥的入侵,導致農民蒙受嚴重經濟損失,常有農民種植的紅豆嫩芽、地瓜葉等作物被綠鬣蜥啃食殆盡。此外,綠鬣蜥愛打洞的習性,恐對堤防和交通設施的結構安全構成威脅。」
據了解,2019年,全國捕捉綠鬣蜥 8,086隻,但去年就已經破 57,000隻;今年一到八月,甚至更達超過 46,000隻。其中,屏東縣是重災區,約占五成。屏東縣政府獎勵民眾「捕綠鬣蜥換農產品」,也委託廠商強力清除,盼遏止族群擴散。專家呼籲,政府應加強跨縣市合作,採更嚴密的監控和防治措施,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以減少對生態和農業的長期衝擊。
「捕捉追不上繁殖速度」,屏東縣府表示,綠鬣蜥成體既繁殖快速、在野外又沒有天敵,母蜥約 3 年即性成熟。陳添喜補充,幼蜥第二年後存活率有七、八成,產卵數從15~80顆不等,野外可存活至少 9 年。
農業部指出,有關捕殺綠鬣蜥建議單價,經討論後達成應全國一致的共識,委託專業廠商之移除因含後續屍體處理費用,給予較高單價,成蜥(吻肛長含 30 公分以上)每隻 500元、未達 30 公分每隻 200元;完成受訓參與移除之民眾給予成蜥(吻肛長含 30 公分以上)每隻 250元、未達 30 公分每隻 100 元之獎勵,除現金外亦可提供等值之禮券或農產品。
同時,除了綠鬣蜥,台灣也面臨其他外來入侵物種的挑戰。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指出,有「濕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自 17 年前入侵金門海岸,成為另一起外來入侵物種威脅當地生態和農業生產的典型案例。由於互花米草的快速繁殖,對潮間帶的生物棲地造成了嚴重影響,金門中蘭等地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導致當地水鳥棲地急劇減少。政府為此投入了逾 4,000 萬元的經費進行清除,不過春季風起後又再度復生。
台灣的外來入侵物種問題,正對當地生態和農業生產構成雙重壓力。專家呼籲,政府應加強跨縣市合作,採取更嚴密的監控和防治措施,避免問題進一步惡化,並減少對生態和農業的長期衝擊。 圖:擷自臉書帳號陳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