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4美國大選僅剩不到20天,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日前在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辦「美國大選與兩岸關係」座談會,針對美中競爭、國際經濟局勢與台灣的應對策略進行了全方位剖析。
座談會由東海大學政治系主任張峻豪教授主持,邀請了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薛健吾教授、中正大學政治系蔡榮祥教授、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譚偉恩教授,與東海大學政治系的林奕孜助理教授、吳俊德助理教授,共同探討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對兩岸及全球局勢的潛在影響。
薛健吾首先探討了副總統候選人在美中關係中的角色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可能影響。他指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對中國的態度較為強硬,尤其在人權和民主議題上,可能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共和黨的副總統候選人則年輕且對中國立場堅定,未來在貿易與國際安全議題上可能推動更加激進的政策。
蔡榮祥從全球政經局勢的角度切入,分析美國大選對全球戰略格局的影響。他指出,無論是川普還是賀錦麗當選,全球的經濟與政治局勢都將面臨重大挑戰。若川普當選,對中國的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升級,並推動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脫鉤政策。他強調,川普的質量並重軍售政策未來可能會繼續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通過軍售與軍事合作來遏制中國的威脅。若賀錦麗當選,她將延續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透過與盟國的合作,對抗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他強調,台灣應該在全球政經格局轉變的背景下,積極提升自身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譚偉恩則從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國際事務的立場差異進行了分析。他指出,川普與賀錦麗在處理國際事務上的風格和優先事項有著顯著差異。川普重視經濟交易,對盟友的支持持保守態度,並且經常將國際政策視為一種「交易」,在確保對美國有利的前提下才會採取行動。川普過去在台美關係上,儘管他個人對盟友支持的熱情不高,但在其幕僚的支持下,美台關係仍有所深化。未來若川普當選,美國可能在台海局勢中採取更加經濟利益驅動的策略,這將影響台美之間的軍事與經濟合作。相比之下,賀錦麗強調維護國際秩序和與盟友的合作,若當選,她可能會延續拜登政府的政策,繼續加強美台之間的安全與經濟合作,尤其是在防衛合作與經貿協定的延續上。
吳俊德分析了中國近期在台海的軍事動向,並指出這些動作對未來兩岸關係的潛在影響。他特別提到,中國於10月14日進行的「聯合利劍-2024B」軍事演習,是歷時13小時的重大軍事活動,共出動了125架次軍機和17艘軍艦,創下單日最大軍機出動紀錄。此外,中國海警隊伍首次組織了四個編隊,分別在台灣的北部、東部、西部及西南方海域進行巡邏,這是中國海警首次對台採取軍事行動。吳俊德認為,中國正在模擬未來可能的「灰色地帶」行動,這類行動可能涉及對台灣或其他國家船隻的海上封鎖,並可能以執法為名義進行實際控制。台灣政府需對這類行動進行充分準備,提出有效對策,以免在未來局勢中陷入被動。
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張峻豪教授也提到,亞洲經濟暨和平協會也將在10/25舉行「轉型正義:台灣與他國經驗」、11/01舉辦「『民主列車』系列講座:民主深化的憲政議題」等活動,預計也將邀請多位政治專業學者共同與會探討時下最受關注的時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