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台積電在德國德支斯登的晶片廠開始動工興建,這是該公司在歐盟的首家工廠,耗資了 100億歐元(約 3,518.5億台幣)。該計畫約一半的資金是由德國補貼支付,預計於 2027年底投產。然而,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日前在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台積電已開始在德國德勒斯登建造首座晶圓廠,並未來將規劃幾座不同市場領域的晶圓廠。」

吳誠文表示,包括美國輝達(NVIDIA)、超微(AMD)等,是AI晶片最重要的下單主力,而其他IC設計公司也可能會對台積電有需要。「也許他們也能在歐洲市場開展業務,而台積電正依循這點,來規劃他們接下來的幾座晶圓廠。」吳誠文補充,該公司將需要評估是在德勒斯登擴張、或是在歐盟其他地區建設。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 圖:張良一/攝

雖然歐洲的老牌晶片商像是恩智浦(NXP)和英飛凌(Infineon)等,皆主要專注於工業和汽車領域的成熟技術,但歐洲也出現許多新興的晶片設計商,包括德國的Black Semiconductor和荷蘭的Axelera AI。台積電在海外設廠,也為週邊國家和城市創造了供應商的投資機會。

吳誠文提到,隨台北和布拉格近年來關係加深,捷克似乎有望成為贏家。台灣政府正在考慮支持台積電供應商在靠近德勒斯登的捷克工廠進行投資。並表示,他還在尋求促進台捷雙方在學術上的聯合研究和開發計畫。

雖然捷克與中國擁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該國一直在和台灣建立更密切的貿易和非正式關係。包括吳誠文在內的幾位台灣高級官員去年都曾造訪過捷克;前總統蔡英文也將捷克作為其歐洲行的第一站。

此外,吳誠文還提到,無論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為何,預期台灣晶片廠將面臨在美國進一步擴廠的壓力。台積電迄今承諾要斥資逾 65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建立 3座工廠。「短期來看,這對台灣公司來說可能很痛苦,因為若他們搬到那裡,營運成本會更高;但從長遠來看,我認為或許這對他們有好處,因為他們自己可以提升。」吳誠文說。

隨著晶片製造商擴大其全球足跡,台積電正專注於AI晶片市場。不過,吳誠文並未具體提到台積電在歐洲進一步擴張的時間表;而台積電則在電子郵件的聲明中表示,公司仍專注於目前的全球擴張項目,目前沒有新的投資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