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海岸泥灘地百年來銳減,近六成已消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最新研究顯示,至 2010 年,58% 泥灘地遭開發吞噬。而台灣處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中點,扮演重要中繼站角色。彰化漢寶、芳苑及大城濕地是現存最完整泥灘地,為遷徙水鳥提供關鍵能量補給,孕育大量無脊椎生物。專家強調這些區域對維持生態多樣性至關重要,極需重視。

該研究透過歷史地圖與衛星影像分析,呈現台灣西海岸泥灘地的百年變遷過程。研究結果指出,台灣泥灘地變遷可分為三個時期:(1920-1950)年間,泥灘地在自然營力推動下持續增長;自 1950 年代起,隨著大規模人為開發,泥灘地逐年減少;至 2010 年,泥灘地面積銳減逾半。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表示,泥灘地是最重要的生態系之一,不僅提供碳吸存等生態服務功能,還承載高度生物多樣性。根據澳洲的研究,全球泥灘地自1984至2016年間流失了16%,亞洲因為20世紀末經濟與工業成長快速,沿海泥灘地流失程度遠高於全球,而泥灘地的減少不僅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遷徙性水鳥構成了重大威脅。

台灣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的中點,是候鳥重要中繼站。目前全台最完整的泥灘地位於彰化漢寶濕地、芳苑濕地及濁水溪出海口的大城濕地一帶。這片區域是遷徙線上的關鍵能量補給站,孕育大量無脊椎生物,也是眾多水鳥的重要覓食地。

研究團隊強調,沿海地區的土地利用規劃必須更加謹慎,尤其在拓展綠色能源基礎設施時,應避免泥灘地繼續流失,以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目標。他們呼籲相關單位正視泥灘地等天然棲地的重要性,在發展與保育間尋求平衡,確保這些珍貴的生態資源能夠永續存在。

台灣西海岸泥灘地自百年前起急劇減少,至2010年已減少58%,影響候鳥遷徙。彰化漢寶、芳苑及大城濕地為重要生態區,需保護以維生物多樣性。   圖:農業部/提供

台灣西海岸泥灘地自百年前起急劇減少,至2010年已減少58%,影響候鳥遷徙。   圖:農業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