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東海大學政治系與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舉辦了「台灣與歐洲在戰略競爭的世界」座談會,邀請了前歐盟駐菲律賓及越南大使Franz Jessen與多位學者,共同探討臺灣與歐洲的戰略互動及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向。本次座談會由東海大學政治系系主任張峻豪教授主持,吸引了眾多學者、專家及學生參與。

Franz Jessen大使擁有超過30年的國際外交經驗,是歐盟資深外交官,長期在東南亞地區服務,曾於中國、越南、菲律賓等國擔任重要職務,並在歐盟總部負責東南亞事務。他對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與安全議題有深入見解,對於中國和台灣的問題更是觀察已久,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分析。

Jessen的外交生涯中,曾親身參與過多個國際衝突的調解及外交協商,對國際政治的複雜性有著獨到的見解。他指出,過去75年來全球局勢經歷了劇變,特別是在美中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西方國家面對中國崛起的態度顯得保守,並且難以適應這一新的國際現實。

在本次座談會上,Jessen強調,當前全球的權力平衡正在迅速轉變,特別是在經濟領域,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一環。他指出,過去美國曾經佔全球GDP的50%,但如今這一比例已降至25%;相對地,中國的經濟份額則從過去的3%迅速增長至18%。這一轉變不僅影響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也改變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策略。以台灣與歐洲為例,Jessen表示,雙方應在這一新的國際格局中,尋求更多實質性合作,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象徵性的外交互動上。

Jessen認為,當前歐美國家的政策依然停留在過去的世界框架內,難以跟上全球快速變動的步伐。例如,許多歐洲國家對中國的認識仍停留在20世紀初,對中國迅速崛起的現實缺乏全面的了解。Jessen提到,以前丹麥的經濟規模是台灣的5倍,但如今台灣的經濟規模已是丹麥的2至3倍,這說明全球經濟格局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指出,西方國家往往依據過去的經驗來制定當前的政策,而這種做法無法應對今日的全球挑戰。

與談的蔡榮祥教授則從能源轉型的角度,探討了丹麥和台灣的異同。他指出,丹麥在再生能源的利用上有著豐富的經驗,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和淨零碳排放的過程中,應借鑑丹麥的成功經驗,尤其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資源分配上的果斷作為,將有助於台灣朝向更加可持續的能源未來邁進。

顏永銘教授則指出越南在美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採取了靈活的「竹子外交」。這種策略體現了越南在美中之間的微妙平衡,一方面親近美國以制衡中國的威脅,另一方面又保持與中國的穩定關係。顏教授認為,這一外交策略對於台灣在應對兩岸關係和區域安全議題上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越南的策略反映了在大國競爭中,如何靈活應對以最大化國家利益,這對於同樣面臨複雜國際壓力的台灣具有借鑒意義。

林子立副教授則指出,不論這次的美國大選是賀錦麗或是川普當選,對於美中競爭的趨勢都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美國的外交政策長期以來在保持自身權益的前提下,對中國採取競爭態度,而這種競爭不會隨著總統的更替而出現大的轉變。林也特別指出,歐盟內部在面對國際局勢變化時,經濟和軍事政策往往有不同步的情況,這可能會影響未來台灣與歐洲的合作走向。

張台麟教授指出,當前歐洲面臨著極右派崛起、移民政策引發的內部壓力,以及多國政局不穩的挑戰,這讓歐盟的內部整合和未來政策走向充滿不確定性。雖然歐盟的整合過程一向是步履蹣跚、充滿妥協,但也正是這種過程推動了歐洲的一體化進程。他表示,台灣應在這個關鍵時刻加強與歐盟的對話,特別是在貿易和安全領域尋求更加緊密的合作,從而應對全球競爭帶來的挑戰。

Franz Jessen大使特別強調,台灣不應過度依賴象徵性的外交舉措,而應更加注重與歐盟等夥伴的實質合作,尤其是在經濟和貿易領域加強聯繫。他提醒,現今的全球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意識形態,更多的是實際利益的較量,台灣應透過實際行動來強化與歐洲的關係,從而在變動的國際局勢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