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2)日為節氣處暑,標誌著炎夏即將結束,然而,季節交替之際,如何維持身心健康?上祐中醫診所黃上邦院長近日在社群平台上分享了一系列秋季保健妙方,並特別提到一養生料理「鱸魚」,他表示鱸魚健脾補氣,特別適合這個時節。

黃上邦指出,處暑時節雖然暑氣漸退,但日夜溫差顯著,極易誘發各種身體不適。他強調,此時的養生之道應該涵蓋多個層面,從日常起居到飲食調理,再到穴位按摩,都需要特別留意。

首先,在起居方面,黃院長建議採取「洋蔥式穿搭」。這種靈活的穿衣方式可以有效應對早晚溫差,避免感冒等不適。同時,他鼓勵民眾把握秋高氣爽的好時節,適度進行戶外活動,如登高望遠、散步等,既可欣賞秋景,又能舒展身心。

其次,在飲食調理方面,黃院長提出了「潤肺防燥」、「養胃生津」和「預防秋乏」三大關鍵。他推薦了幾款養生茶飲:以薄荷、桔梗、魚腥草等製成的清熱利咽茶,可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石斛、麥冬及茉莉綠茶調配的養胃茶,則有助於應對胃腸不適;而含有決明子、芳香萬壽菊、積雪草等多種藥材的「元氣茶」,則可緩解秋季常見的疲勞感。

黃院長還特別推薦了一道應季養生料理——「香煎鱸魚佐芥籽白醬」。他解釋道,鱸魚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健脾補氣、益腎安胎的功效,特別適合體弱者、老年人及產婦食用。

最後,黃院長傳授了幾個簡單有效的穴位按摩法。他建議可以按壓內庭穴、太溪穴和曲澤穴,這些穴位分別有清胃熱、益腎降火和安神解鬱的功效:

1. 以指腹按壓內庭穴,按至有痠痛感即可。
位置:位於足背2、3趾間,趾蹼緣後方凹陷處。
功效:有清胃熱、助消化之功效。

2. 先以拇指揉按太溪穴 慢慢加重力度,有明顯痠痛感即可。
位置:位於足內側部,內踝後緣與阿基里斯腱之間凹陷處。
功效:有益腎降火、緩解皮膚搔癢之效。

3. 以指腹反覆重壓曲澤穴,直至有痠痛感即可。
位置: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及小指側緣連線之凹陷處。
功效:有安神解失眠、泄熱、鎮驚之效。

黃上邦特別提醒,儘管已逐步進入秋季,但處暑時節的氣溫仍然較高,飲食衛生尤為重要。尤其普渡時節祭拜供品多,他建議剩餘食物應儘快冷藏,以防止細菌滋生,避免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