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洋配在奧運會羽球男子雙打打贏中國隊,台灣人心振奮,也有國民黨立委說是中國人的驕傲,引起一番爭議。台北市長蔣萬安沒有介入爭議,另外提出自己的主張,要把李洋、王齊麟就讀的中學中山國中前的復興北路361巷取別名「麟洋路」,同樣引起許多爭議。

我們知道,台灣有許多縣市有中山路與中正路。台灣朋友就告訴過我,在許多縣市,最熱鬧的地方就是中山路,其次就是中正路。果然是如此。記得為紀念蔣渭水,要把宜蘭中山路的其中一段改名為「渭水路」,引發當地民眾反對,因為去掉了中山路的名字,房價就會下跌。這些都是當年威權時代個人崇拜的產物。蔣萬安自認是蔣家後人,卻不敢承認蔣家的影響,還像就是英雄的後代那樣,也怪不得引發許多人的批評。蔣萬安指責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何止吳思瑤一人?不要把這事情扯到藍綠對抗上。

不但如此,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自然有蔣家後人的原因,然而他的政治歷練絕對不夠,市政依靠經驗豐富的李四川;好些事情反應遲鈍,例如虐兒案;對柯文哲原來施政的弊病也缺乏感覺,被揭出來後也估計「藍白合」而缺乏鮮明的立場,似乎保持「中立」,除非涉及自己就要辯解。這也是台北市民比較普遍的感受。為此,他需要做些什麼事情來提升他的好感度,麟洋配為他提供機會,除了舉辦慶祝活動,還「別出心裁」要改街名。他認為在奧運會氣氛之下,不會有人出來反對。沒有想到,不但有人反對,連當事人也表示沒有這個意願。簡直就潑了蔣萬安一頭冷水。

其實命名也牽涉到許多問題,為已經去世的名人在公園或街道命名還好辦。人還活著就命名,會不會折壽?何況人生有許多變化,未來如果不幸有不好的變化,那又該如何?如果拿到奧運金牌就要改路名,那未來台灣有多少路要改名或取別名?如果蔣萬安敢說因為麟洋配贏了中國隊而改路名,這種機會未來也不會多,那麼我可能考慮同意。蔣萬安敢這樣說嗎?然而從長遠來說,即使如此改名也不合適。

我很欣賞林郁婷的態度。那就是對人家對她的攻擊採取寬容的態度,因此沒有影響她的比賽情緒。尤其面對攻擊她的拳擊對手亦然,在頒獎台上為波蘭的對手整理衣領,後來攻擊她的波蘭選手與土耳其選手也撫慰她的激動情緒。因此林郁婷的勝利,不但是拳擊,也是人際關係,更是加深了全球對台灣的好印象。即使川普對她也說三道四,這是十分敏感的問題,林郁婷也是抱著寬容的態度,就是有人想見縫插針也無奈。

麟洋與林郁婷的謙卑,這是贏得重大成績以後真性情的流露,不是矯揉造作,不少台灣的運動員都是如此,所以每一次奧運都是台灣的外交出擊。如果台灣年輕人都能如此,未來的台灣,不可想像。

蔣萬安出道還不太久,形象還比較清新,希望他維持獨立人格,不要太快與老派的國民黨埋隊,例如老靠向一套舊作風的謝國樑而影響自己的形象。如果能夠擺脫藍綠的桎梏,走出自己獨立的道路,未來才有真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