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又說話了。這一次他接受媒體專訪,說他的「境內關外」政策,要把台灣打造成「1997年前的香港」,成為免稅購物天堂。又說台灣在數位及文化創意產業因定位錯誤,失去全球化市場的先機。最後他說擔任經濟部長是「自不量力」、有很多「美麗的錯誤」;而且「怎麼薪水這麼低」,以為少了個「0」,若哪天離開經濟部回到業界,一定會從經濟部「帶走一批人」。

郭智輝這番話,讓我心裡發涼、直冒冷汗。容我跟郭部長討論一下經濟部長的角色定位。經濟部的執掌很多,而根據經濟部的官網,最主要的工作是「推動」國家經濟政策。請注意,是推動、不是制定!打個不完全適切、但郭部長一定聽得懂的比方:若把國家比喻成企業,我們的董事長叫賴清德、總經理是卓榮泰,董事會成員是113位立法委員,2300萬人民是股東,而郭智輝是部門經理,這個部門擔負重責大任,要確切執行並推動由公司總經理協調各部門並向董事會報告後,所制定的具體企業策略。如果哪天部門經理突發奇想,整天對外擅自公布公司內部還在研議、其他部門尚未同意,甚或是其他部門掌管且未經總經理同意的重大策略及行動方案,不知道這個公司要怎麼辦?董事長會怎麼看?

郭智輝說要把台灣打造成1997年前的香港,成為吸引外國富豪高端消費的免稅購物天堂。有沒有搞錯啊!1997年前的香港,繁榮昌盛是因為當時香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零關稅不是主要原因;況且當年香港的盛況是自由貿易盛行下的產物,現在世界的面貌早已不是當年全球化下的零關稅世界。現在還在談這個,真不知今夕是何夕。若真要找外國人來台灣買名牌包,現在的免稅店不就已經免關稅、營業稅和貨物稅了嗎?有吸引外國人來買名牌包嗎?這是我們要發展經濟的主軸嗎?況且這不是交通部(觀光局)、財政部(關稅總署)和國發會(經濟政策總體規劃)的主管業務嗎?

郭智輝大談台灣的數位及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錯誤,姑且不論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我們的數位發展部和文化部,應該比經濟部長更適合談論我們的數位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並接受各界批評檢證吧!

我不知道郭智輝是否自不量力,也很難論斷他擔任經濟部長究竟是不是個美麗的錯誤,但我只希望若哪天郭智輝嫌部長的薪水少個「0」、掛冠求去之時,千萬別挖角經濟部的優秀官員,他們才是本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幹部,作為股東,我小小的願望,藉此機會向經營團隊反映。

文/譚耀南(國際政經策略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