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17)日上午接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6屆理監事」時指出,台灣經濟成長率一直都高於平均物價,但實質薪資的增加一直都不明顯,工商協進會「都是台灣代表性的企業,你們的獲利應該都高於經濟成長率,在這種狀況下,大家能帶頭為員工加薪,解決年輕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

賴清德致詞時首先歡迎工商協進會吳東亮理事長率領傑出的企業家們來到總統府,持續為台灣經濟發展貢獻智慧與心力。工商協進會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工商團體,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多年來,工商協進會也成功扮演工商團體、企業界及政府間的橋梁,一方面反映企業界心聲,讓政府施政更貼近民意;同時也協助政府推動政策嘉惠到企業。

賴清德提到,工商協進會也與韓國、日本及許多國家的工商團體有良好合作交流,並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台灣國際經貿關係搭建重要橋梁,對台灣經濟發展貢獻卓著,他要藉此表達誠摯感謝。

賴清德表示,新政府的首要目標就是拚經濟,他特別邀請郭智輝董事長擔任經濟部部長。他認為,政府雖然關心及支持企業,但是要了解企業,莫過於企業界本身,因此應該從業界尋找傑出人才進入政府,協助推動國家經濟發展。

談及政府推動產業發展的三大方向。賴清德指出,第一個方向是「前瞻未來、智慧永續」。面對氣候危機,必須堅定落實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面對全球智慧化的挑戰,則必須積極發展人工智慧、促成人工智慧產業化,邀請國際級的企業來台投資,推動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同時也要加速各行各業在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讓台灣產業持續進步、轉型與升級。

賴清德接著說,第二個方向是「競逐太空,探索海洋」。台灣要有決心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也要競逐下一個世代通訊的中低軌道衛星;也要探索海洋,因為台灣是海洋國家,應該善用海洋資源,豐富人民的海洋生活,並且投入海洋科技研究,推動海洋產業發展,讓台灣產業發展的面向更廣,讓我們的國力更加提升。

賴清德說,第三個方向是「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政府有責任持續改善台灣投資環境,包括業界關心的水電、土地、人力、人才及法令鬆綁等問題,並提出政策吸引企業加碼投資。像是他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提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及投資抵減等政策,讓企業持續立足台灣。政府這幾年為了達到布局全球,已成功和越南、菲律賓、印度等國簽訂投資保障協定,也將持續和友好國家進行合作,期盼未來與大家共同努力,落實「境外關內」、「境內關外」的理念,讓企業布局全球更有力量。

賴清德接著說,為了協助台灣產品行銷全世界,政府也極積投入區域經濟。蔡英文前總統任內已提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申請案,並與美國完成第一階段「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簽署,也和加拿大、澳洲等國簽署相關合作備忘錄。日前,他出席「2024歐洲日晚宴」時也請歐洲商會協助,期盼台灣能盡速與歐盟簽訂投資相關協定,確立台歐經貿更進一步發展。

賴清德說,經濟成長率一直都高於平均物價,但實質薪資的增加一直都不明顯,他認為工商協進會「都是台灣代表性的企業,你們的獲利應該都高於經濟成長率,在這種狀況下,大家能帶頭為員工加薪,解決年輕人生活上的種種問題。」

賴清德提到,年輕人懷抱理想投入社會,但也面臨現實生活壓力,尤其台灣經濟成長率一直都高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但實質薪資增長卻不明顯,期盼企業界在獲利之餘,也能考量對員工加薪。

賴清德表示,台灣擁有被國際社會所稱羨的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經濟也持續不斷發展,期盼讓每一個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與生活。他也希望未來企業界持續支持各項政策,讓台灣更好。最後,總統再次感謝企業界對台灣經濟產業的貢獻。

訪賓一行由經濟部部長郭智輝陪同,前來總統府晉見總統,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也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