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透過將國內電動汽車過剩的產能出口至世界各國,以「傾銷」的方式搶占各國的汽車市場,引發許多國家反感。歐盟委員會近日宣布,在結束針對中國產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後,將從 7 月開始針對數間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生產的電池電動汽車加徵額外關稅,最高可達 38.1% 。但中國方面也宣布會對部分歐盟的產品進行報復,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根據《大紀元v新聞網》今 ( 13 ) 日報導,歐盟委員會於 12 日宣布,稱歐盟已經通知包含比亞迪、吉利等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會在 7 越 4 日開始針對電池電動汽車 ( BEV ) 加徵 17% 到 38 % 的額外關稅。報導稱,額外關稅的徵收幅度,具體取決於汽車製造商是否配合歐盟去年的反補貼調查。由於上海汽車集團因為拒絕配合反補貼調查,被加徵 38.1% 的關稅,在所有汽車生產商之中被課以最重的關稅。

報導稱,由於中國國內的電動汽車價格戰十分激烈,內需也逐漸降低,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廠商近年來積極的拓展歐洲市場,但也引發歐盟方面的注意。歐盟稱,中國的電動汽車廠商「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的補貼」,進口中國的電動汽車會對歐盟的汽車產業造成明顯、可預期且迫在眉睫的損害與威脅。

該報導也引用美國《政客》雜誌內容,指出中國的電動汽車「從礦山直到歐盟港口,一路上都享受著中國政府的補貼」,從鋰礦的開採、提煉、到生產電池與汽車,每個環節都能獲得中國政府的大量補貼,最終送至荷蘭的鹿特丹港或是德國的漢堡港。雖然此次歐盟的調查主要針對中國本土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但部分在中國生產並送往歐盟國家販售的電動車企業也面臨成本增加的命運,其中就包含特斯拉、 BMW 、雷諾汽車等。

中國電動車比亞迪的電池生產工廠。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

在歐盟宣布提高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稅率後,中國方面表示將會對歐盟的農業航空產品產開報復,針對部分歐洲酒類產品的調查已經開始進行。部分進口的大排量汽車,例如保時捷、 Bens 與 BMW 等,也預計會被加徵 25% 的關稅。包含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在內的中國官員近期也持續在歐洲各地進行活動,希望能迫使歐盟進行讓步。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的副主席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 Valdis Dombrovskis ) 也在 12 日指出,歐盟希望可以恢復公平競爭的環境,並確保歐洲市場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生產商保持開放的環境,但前提是這些廠商必須遵守全球商定的貿易規則。報導稱,目前歐盟訂立的關稅仍不是最終版本,最終的關稅水準預計在今年( 2024 年)才會通過。

歐盟對中國發起反傾銷調查後,將對比亞迪、吉利、上汽等車廠額外課稅。   圖:翻攝自 肖寧聊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