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鮮榨果汁,不只賣進台、日、美、澳等多國的好市多,更成為台灣航空商務艙,以及手搖飲業者的首選,且看它憑什麼突圍。

屏東科技園區內的一家食品加工廠,員工們正將當季盛產的金鑽鳳梨,進行自動化清洗、裁切,再準備冷壓榨汁、填充、異物檢測、HPP(超高壓低溫滅菌)等果汁加工流程,最後以低溫配送到全台 30 多個通路。

這是 2011 年成立的台灣首家冷壓果汁廠金利食安,旗下有「純在」、「品純粹」、「CB LAB CAFE」三大飲料品牌,去年營收創高,達 5.77 億元;4 月 23 日,它以每股 48 元登錄興櫃,截至 6 月 7 日,股價收在 51.5 元,總漲幅 7.29%。

金利食安除了以自有品牌面市外,其實也是台灣三大航空業者,以及多家手搖飲品牌的供應商。「在台灣只要標榜 HPP 的果汁,幾乎都是我們家做的。」金利食安總經理殷豪自傲地說。

時間回到 2010 年,金利食安董事長廖日興斥資 1 億元,引進 HPP 設備,打算做肉品加工,但成本過高,市場反應冷淡,遲遲抓不到發展重點,導致該公司有兩、三年的時間,年營收不到百萬元。

借鏡美星巴克 轉攻蔬果加工

轉機,是在 2014 年時,殷豪赴美考察,發現美國星巴克居然也使用 HPP 加工蔬果,才決定轉換跑道做果汁,考量台灣擁有豐富的蔬果資源,能就近取得原料,他決定在蔬果大縣屏東設廠。

花了 1 年時間增設果汁產線,2015 年,他主動找上台灣星巴克,建議其可在台灣販售 HPP 的果汁產品,並以在地生產可省去運費為由,說服對方,成功拿下一張訂單。

然而,星巴克主業是咖啡,對果汁需求不大。所幸,當時長榮航空為了提升商務艙與貴賓室服務,決定引進 HPP 加工的鮮榨果汁,於是主動找上金利食安,後來星宇、華航也陸續於 2020 及 2022 年成為客戶。

「商務艙會更注重吃什麼,而且能增加客人黏著度。」殷豪指出,能獲航空業者青睞的關鍵,除了 HPP技術,使用台灣在地原料,也更能滿足航空業近年對品管及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標準。

(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若想閱讀全文,請閱覽今周刊第 1434 期 )

延伸閱讀

鴻海「本益比僅 10 倍」177 元繼續衝?廣達、台達電…老手點名 5 檔快把握,台積電換聯電行不行?
https://bit.ly/3XhdJ9R

高股息 ETF 只適合 2 種人...若要長期投資、存養老金 達人苦勸:有種 ETF 建議要避開
https://bit.ly/3xhQ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