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日將首批約170種珍稀小米種原,送入位於北極的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這項努力由台灣的科學家團隊領銜,他們跨越數7千多里,抵達嚴寒的北極地區,將這些珍貴的種子安置於被稱為農業諾亞方舟的種子庫中。這是台灣在全球農業保護方面邁出的重要步伐,也象徵著台灣在國際合作和永續發展領域的積極參與。

在今日中央大學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到,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執行長李家維、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研究員陳述、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地球科學學院院長許樹坤、台灣極地研究中心主任倪春發和副主任錢樺,以及排灣族原住民代表等一行人近日飛越近半個地球前往北極,他們於5月29日參加了在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舉行的入庫儀式,標誌著台灣小米種原的正式存儲。

在這次儀式上,北歐遺傳資源中心對台灣團隊的貢獻表示感謝,並強調這些小米種子的所有權仍屬於台灣。李家維強調了小米的重要性,指出其能夠適應乾旱環境、具有強大的抗病能力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因此,小米的種原保存對於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維持台灣的飲食文化和農業發展至關重要。周景揚校長則提到,這些珍貴的台灣種子,在全球農業遺產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維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中央大學則表示,除了這170種小米,未來還將有更多種子分批存入種子庫,總數將超過400種,這將有助於在面臨全球危機時保護台灣的農業資源,並實現農業的永續發展。

農業部國家作物種原中心和台灣排灣族原住民代表將臺灣小米裝箱,送進斯瓦爾巴世界種子庫永久保存。   圖:翻攝自中央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