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3年起,中國經濟崩潰,銀行降薪成為熱議話題。對此,有中國銀行員工表示,其月薪下降超過九成,而這或跟經濟環境與銀行薪資預算調整有關。

陸媒《澎湃新聞》指出,五月中旬,中國某銀行客戶經理趙佳 ( 化名 ) 領到了當月工資。當中,底薪加上績效,並扣除基本保險後,實際到手不到 1,000元人民幣。然而,在上個月,她的工資其實還有 2,000 多元,之前的月薪更是可以過萬。

根據趙佳所言,她已在銀行工作 12 年,近期發現薪水顯著下降。過去習慣乘計程車的她,如今不得不選擇公車。當中,最明顯的變化在於每月的績效獎勵。趙佳主要負責存款和零售業務,但今年,相關業務大幅下降,導致她的月薪降低超過九成。

事實上,相關趨勢在各銀行高階主管的發言中也可略之一、二。如鄭州銀行董事長趙飛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鄭州銀行提出「傾斜一線,優化資源配置」和「降本增效」工作要求,高階主管薪資從 2024 年起分兩年,每年壓降 10%,調整出的薪資資源將配置到基層員工

而基層員工收入下降,或與經濟環境、銀行薪資預算等因素有關。根據中國某國有銀行負責人王彬 ( 化名 ) 表示,可分配的薪資總額是由上級根據業績增長分配。經濟環境不佳,客戶經理難以完成考核指標,分行績效下降,進而影響可分配的薪酬總額。

近期一份「恒大所欠銀行貸款明細列表」在網上傳播,引起眾多河北滄州銀行儲戶,前往銀行擠兌事件。 圖:翻攝自微博

過去,利潤每增長 1 萬元,可分配的薪水為 200 元,現在降為 180 元,即使業績不變,薪水也可能減少。去年,王彬所在的銀行可分配激勵薪資更是下降了40%。

另外,降薪背後也跟存貸業務溫差導致的淨利差下降有關。據 Wind 數據顯示,2023年 42 家 A 股上市銀行的平均淨利差為 1.71%,較 2022年下降 0.21 個百分點。此外,更有 14 家銀行人均薪資皆下降,最大降幅達 13.95%。

對此,趙佳表示,因現在貸款業務難做,利潤有限且風險高。如果出現不良貸款,客戶經理每月將被罰款並連續減扣半年。對公貸款業務也在下降,銀行之間為爭奪優質企業客戶壓低貸款利率,利潤空間被擠壓。

與此同時,存款業務也需求上升。趙佳表示,近年來大家儲蓄意願提高,儘管存款利率下調 0.5 個百分點,但存款規模依然增長。因此,貸款業務下降才是主要問題。

即使如此,趙佳仍認為,儘管薪水可能進一步下降,整體而言,依舊算是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且福利也贏過許多工作。

因收入不佳,中國的銀行網點紛紛關門。圖為中國銀行的櫃檯營業人員。(示意圖)   圖 : 翻攝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