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7)日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晚間疑似在立法院被國民黨立委從二樓主席台推落至一樓重摔導致腦震盪,事後送往台大醫院做核磁共振(MRI)檢查後返家,不過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事後連發3篇文質疑幫沈伯洋做MRI的合理性,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教授李建璋表示,若患者從2.5公尺以上高處跌落,比較謹慎的作法,就會直接使用MRI檢查才放心。

昨天立法院處理藍白陣營的國會擴權法案審查,和民進黨爆發多起衝突,共有6位立委掛彩送醫,其中沈伯洋被國民黨立委從二樓主席台推落至一樓,事後送往台大醫院做MRI檢查後返家,不過蘇一峰連在臉書上發3篇貼文質疑沈伯洋做MRI的合理性,認為這樣的情況做MRI會被健保局核刪。

蘇一峰強調,沈柏洋意識清楚卻因疑似腦震盪安排腦部核磁共振MRI,認為而且就算擔心有問題,也是先緊急做電腦斷層CT,不是做昂貴的MRI,且MRI不是在急診頭撞到的常用檢查工具,撞到沒意識改變,可能只是腦震盪,一般先觀察回家休息就好;撞到意識改變,懷疑腦出血要趕時間救命,也是安排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要做一個小時,根本不適合緊急狀況。

不過對於蘇一峰的質疑,李建璋解釋,MRI一般最常用於腦中風或腦瘤檢查,腦震盪急性期一般確實是先用電腦斷層來檢查,但若持續有症狀,希望了解是否出現神經白質變化、軸突傷害等,或是神經學症狀嚴重,還是會動用到MRI。

因此醫師會判斷直接使用MRI一定有其理由,如果一開始就還一有嚴重情況,或是病患從超過2.5公尺處跌落,或是病患表達自己有頸椎相關症狀、特殊神經學症狀表現,醫師有時會比較謹慎就直接進行MRI檢查,只要醫師清楚描述評估時的危險因子或特殊神經學症狀,證明是合理判斷,應不會遭健保核刪。

另外,蘇一峰提到做MRI要一個小時,李建璋則表示,電腦斷層時間落在3到5分鐘左右,MRI檢查所需的時間頂多30分鐘,一般不會出現要花好幾個小時的情況,且處理腦震盪會狀來判斷處置作法,會擔心患者出現延遲性出血,留院觀察6到12小時,確認患者沒有出現異常,醫師如果有做MRI、看情況正常,也可能提早讓患者返家。

蘇一峰連在臉書上發3篇貼文質疑沈伯洋做MRI的合理性,認為這樣的情況做MRI會被健保局核刪。   圖:翻攝自蘇一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