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今(20)天晚上共同於思享森林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45場活動(也是「認識中國」系列第10場),主題是:「形塑認識中國的方法論:台灣的不同世代如何看見中國」。

本場活動主持人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馬準威開場時提到,十年前現在發生了318太陽花運動,其發生是否為歷史偶然?對台灣帶來的正負面影響為何?種種議題時至今日仍常被討論。十年前有一群關懷、心繫這片土地的年輕人促成了太陽花,現在也有不少關心兩岸、關心台灣的 20多歲年輕人,這也是台灣公共策益規劃「認識中國」系列活動的緣故。1980至今,隨著對中稱呼的改變也能看出不同世代的看法。無論是否喜歡中國,都應該認識它、研究它,今天也期待齊聚青壯三代共同討論、展望台灣的未來。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由於生命歷程與生活經驗的差異,台灣各世代對「中國」的認識截然不同。10年前的太陽花運動,讓許多人意識到崛起的中國對台灣主權的威脅,並挺身對抗想將台灣與中國綁在一起的政府與協議,「天然獨」世代的說法也隨之而起。而隨著美中競爭的加劇,國際社會看待中國的角度也有著從「機會」變成「威脅」的典範改變。

面對世界看待中國的典範改變,董思齊說,對台灣來說,台灣絕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卻無往不處在「中國因素」之中。「中國因素」是台灣最重要的政治與社會議題,所有台灣人都必須隨時意識著中國對台灣可能的影響,也必須關注兩岸之間的互動,絕不能矇著頭無視或閉門造車。在中國日益封閉,積極透過數位威權的方式來封鎖自身資訊,又不遺餘力地進行大外宣的同時,台灣不同世代必須強化彼此的交流溝通,分享自己所看見的中國,才能對中國有更多的認識,也才能凝聚共識來回應中國對民主台灣的威脅。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以三個框架分享觀點:歷史分析、區域比較以及全球框架。首先,由於中國研究的範圍相當龐大,若聚焦中國的兩岸政策探討,勢必要從歷史的角度切入。許信良指出,中國的政治制度有兩大特色,一是自秦始皇以降即是中央集權,二是君主專制,當君主無能時宦官、后妃或外戚即掌權,現今的中國與此二狀況並無太大不同,1917年後的中國共產黨並非歐洲的社會主義政黨,而是馬列主義的極權政黨,其階級專政是必然的,也絕無可能認同西方的資本主義民主。尤其習近平上任致力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藉此鞏固個人獨裁統治的權威,在此目標之下也勢必納入台灣這個不可妥協的核心利益。

其次,以區域比較的觀點來看,許信良指出,南北韓與兩岸的狀況雖類似,但北韓不比南韓強大,而北韓耀武揚威的目的也非實現統一,畢竟北韓沒有能力管理一個統一的韓國,僅僅只是為了維繫金氏家族的階級特權。若以烏俄對照,我們看見普丁攻打烏克蘭,全球化的現代雖沒有統一的政府,但有許多經濟、貿易、軍事上的國際體制來達成 Global governance,如世界對於俄國的金融、經濟制裁等,同時烏克蘭受到全世界各國強力的支持、耗損了俄國超出預期的資源與人力,這對中國是很大的警訊。

而從全球框架來看,許信良認為中共的個人獨裁式體制與全球化有著根本矛盾,回到台灣今年的選舉狀況觀望前景,此次的總統選舉由被中國視為大獨派的賴蕭獲勝,中共理應有許多威嚇動作,但目前看來卻相當克制。許信良認為,箇中原由應是去年的「拜習會」,在中國國內被渲染為「成功的元首外交」,因此中美關係不能夠被破壞,也不會在台海引發爭議危機。與此同時,美國也一定會對台灣的舉措嚴加關注,許信良特別提醒,不應過度刺激對岸敏感神經。

《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李文成表示, 過去兩年因烏俄戰爭的緣故,出現「台海問題外部化」一詞,世界因為烏克蘭的戰爭而意識到,即便是並非航運要到、無珍貴稀有物產、也無尖端科技的烏克蘭一旦發生戰爭,都能劇烈影響全球量價、油價、使得歐洲人暖氣供應出現危機、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了解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嚴重性,進而對台海問題多了不少關注。

李文成認為,要理解一個國家的今天,必須得看他過去的慣性,無論是統治的技術、意識形態,其實都可從歷史得到答案,也是最為理性的方法。比如這片土地是外族入侵還是本來就沒有主體民族?改革是為了解決國家問題還是既得利益者的重新分配?改朝換代是繼承還是破壞?這些都會是很好的討論角度。李文成舉例,如中國近期較為安分的狀態,並不是習近平突然改變心意,而是在去年二十大(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將權力完全掌握於習家軍、獲得了滿足,也從去年的拜習會中踩上拜登給的台階,看似與美國回復良好的往來關係。這與慈禧太后的心態相當相似,既利用義和團來對抗外國,同時又利用外部壓力凝聚自身在國內的威望。李文成也提醒,元代的族群階級時至今日也仍存在於中國社會,並非寫入法律的制度,而是深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一線、二線、三線的城市分級,地域戶口的層層歧視等。

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周嘉辰延續前述的歷史分析觀點,分享中國研究的方法論變化歷程。周嘉辰表示,2008年奧運前自己曾在對岸居住一年,當時的感受與近年差異相當大。在北京還只有兩條地鐵時,周嘉辰的研究題目與政治經濟、國家社會發展相關,常需要訪問無論地方層級或中央的官員以獲得研究資料。當時中共技術性官僚仍會到大學進行演講、分享實質政策與議題,而台下無論同學或作為聽眾的她也都能現場提問,也常吸引一般民眾到場提問、發聲,讓官員了解民眾想法並作為政策參考,可惜這樣的管道現今已不復存在。

周嘉辰認為,許多時候威權體制也仰賴這種與社會聲音的幽微連結以完善治理品質、做出自我修正,如胡溫時期開放一定程度的民眾發聲管道,避免大躍進時期高層對於基層百姓的饑荒一無所知的慘況。若將這種管道切除,則很有可能犯下無可挽回的政策錯誤,疫情下的中國即是這樣的結果。在網路世界,也已經看不見中國網民對於政策的實質批評,僅剩下擁護民族主義的小粉紅。在地方官員肯定不會如實回報的條件下,單單依賴中央巡視組的報告來評估施政狀況將使中國決策層面臨巨大的訊息蒐集困難,未來的中國政策發展也值得關注。

民進黨中國部主任吳峻鋕以兩個題目切入討論:「不同世代該如何看中國?」以及「未來如何看中國?」吳峻鋕以對中觀點的差異為分水嶺,指出三個世代的觀點:一是交流世代,背景是在黨國教育下仍對中國有一些仰慕,時逢李登輝提出的戒急用忍,是可以與中國交流的時代,持續銜接至陳水扁上台後,同時也是最多台商前往中國的時期。二是馬英九政府全面親中促成的太陽花,以及第三個後太陽花世代,有著抖音和小紅書的影響。吳峻鋕認為,習近平的核心理念即「東升西降」,雖有意建立全球秩序,但是「以中國為主軸」的秩序。

綜觀未來趨勢,吳峻鋕提出幾個方向:首先美中對抗關係不會改變,美中科技戰與貿易戰將會持續,雙方都有關係持續惡化的準備,從雙方貿易上的脫鉤可見一班;其次是中國對於香港的打壓,代表了中國對於歷史承諾的輕忽;第三是Covid19初期的隱瞞,代表中國無視全球的衛生安全體系。最後吳峻鋕提醒,中國經濟下行將會帶來幾個隱憂,如外資離開、疫後復甦不如預期,以及房地產的經濟垮台等。對全球而言,我們應對中國經濟狀況保持關注,持續思考中國經濟下行對於外界造成的風險為何?並提前做出準備。

與談結束後,主持人也提出和青年們也提出「追中國明星時因其逢年過節祖國祝賀趕到價值衝擊,該如何調節」、「中國經濟下行,年輕人可以做什麼樣的準備」、「還有哪些推薦的管道來幫助我們認識中國」等問題,與談者也深入地一一分析與回答。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3月27日Y’s Day週三青年日主題是「海水退潮了,到底誰沒穿褲子?---如何「科學地」了解當代青年意向」,邀請陳方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謝惠玲(東森民調雲營運長)、潘欣欣(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洪耀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助理教授)、蔡佳泓(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與董思齊(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一同參與。

Y’s Day「週三青年日」今(20)天晚上舉辦第45場活動「形塑認識中國的方法論:台灣的不同世代如何看見中國」,舞台上由左至右依序為吳峻鋕、李文成、許信良、馬準威、周嘉辰、董思齊。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

民進黨前主席、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   圖:Y’s Day「週三青年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