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期間,大量的返鄉人潮南北往返,可能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其中包括來勢洶洶的黴漿菌肺炎,新北聯醫醫務秘書暨感染科主任李文生特別提醒,由於新冠疫情持續了三年半,在今年五月份之後降級解封後,大家脫掉口罩,加上免疫負債,而有所謂解禁回潮的現象。在上海,北京等大型醫院的急診室,兒童及青少年大排長龍,造成所謂的黴漿菌大流行,目前台灣的盛行率相當於2018年以前(疫情前)還沒有增加的趨勢,民眾不用過度恐慌,但是在春節前後,大量台商返國及日漸兩岸交流頻繁,有可能造成黴漿菌的大流行。
李文生指出,黴漿菌肺炎是社區性肺炎的一種,常見於秋冬及春季,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可以影響各年齡層,包括兒童和成人。這種肺炎症狀通常較輕微,患者甚至可以正常行走,因此,有時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雖然黴漿菌引起的肺炎是屬於輕症的肺炎,但在少數病例中,也可能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如呼吸衰竭或敗血症。
全站首選:林芳正16日表態參選 第三度挑戰自民黨總裁 5人戰局白熱化
李文生說明,黴漿菌是最小的細菌,無細胞壁,僅有細胞膜,因此,傳統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類及頭孢子菌素類的對它沒有效果,主要的治療藥物是紅黴素,但由於紅黴素使用超過三十年,特別是在中國,黴漿菌對其已經幾乎90%-100%產生抗藥性或耐藥性,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病人的臨床症狀延長,有機會感染給家人、同學,或人口密集的社區,例如百貨公司、學校、軍隊、長照機構等,而造成此波的大流行。反觀台灣地區,黴漿菌對紅黴素的抗藥性大約20%~30%,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如果臨床症狀持續或效果不好,可以改用荃酮類或四環素類抗生素治療。
李文生解釋,此波中國的疫情,不只黴漿菌感染,還有流感,新冠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致病菌;而感染黴漿菌的臨床症狀主要是呼吸道的症狀為主,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聲音沙啞、肌肉痠痛和輕微腹瀉等,與其他社區感染的病毒或細菌症狀類似,因此,診斷有時較難以鑑別診斷,臨床上如果有需要可抽血檢查血清抗體或PCR,如果懷疑有肺炎的現象,可以加照胸部X光。
最後,李文生提醒,除了預防黴漿菌感染,春節期間應注意流感,新冠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疫情再起,建議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和幼兒,接種流感與COVID-19疫苗,並實施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預防黴漿菌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

新北聯醫感染科主任李文生提醒民眾,春節期間春節期間應注意流感,新冠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疫情再起。 圖: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