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國家與國會議員於 6 日達成一項協定,旨在擴大歐洲的清潔技術生產範疇,包括太陽能、風能及碳捕捉技術,以增強歐洲與中國美國的競爭能力。

此舉是對美國去年推出 3,690 億美元清潔技術補貼的回應,歐盟希望藉此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同時提升歐洲在投資方面的吸引力。歐盟去年宣布這些計畫,出於對美國各種計畫的擔憂,其中包括可能導致歐洲製造商轉移生產基地的稅收優惠。

比利時,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宣布談判代表已達成臨時協定。

歐盟執行委員會希望,到 2030 年,歐盟所使用的綠色技術中,至少有 40% 是在歐盟境內生產。這項法律確定了一些「戰略」技術,包括核能以及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

這個 40% 的目標體現在「淨零工業法案」的計畫中,旨在支持歐盟到 2050 年實現碳中和經濟體的目標。根據該法律,公開招標將根據可能有利於歐洲公司的標準進行考量,以對抗中國和美國的類似舉動。此外,該草案還尋求確保企業能夠更迅速地獲得許可。一旦歐盟各國和國會批准,這項法律將正式生效。

美國製造商「Solar First」的歐洲負責人朗吉(Anja Lange)表示,「最重要的是,將投資帶回歐洲,營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歐洲對清潔能源技術的依賴問題引起關注。中國在太陽能領域佔主導地位,導致歐洲太陽能業者向歐盟求助,指責中國不公平競爭。歐盟希望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尋找俄羅斯能源替代品。然而,一些人擔心法律草案可能無法改變現有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