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龍頭選舉落幕,國民黨以第一大黨之姿拿下正副院長,而綠白兩黨卻陷入「電話門」的相互指控,到底誰說的才是真的,一點都不重要,畢竟結果出爐,無論是民進黨的游錫堃、蔡其昌,還是民眾黨的黃珊珊,都沒當選,誰找誰合作?又或是怎麼交換條件?都已是選舉過程的點綴,去追由誰傳話、誰具代表性,根本沒有意義。從2月1日新國會正式啟動開始,未來議題式的朝野交鋒,包括獨立機關人事、社福法案及各委員會召委等,才是關注的重點,正副院長寶座的攻防早已翻頁。
立院朝野政黨相互競合、各有盤算
當然,很明顯的,民眾黨利用關鍵八席的影響力,在三黨未過半的國會板塊中,派出黃珊珊爭立院龍頭,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擺明要引藍綠來談判,以及卸下選邊站的壓力,柯文哲所謂的「團進團出」,是要民眾黨不要在一開局就成了別人的側翼小黨,一旦表態投靠任何一邊,就會輕易的被貼上「小藍」或「小綠」。就算傳聞民眾黨有意放出副院長的合作意思,但這也是「假議題」的操作,民眾黨是小黨、黃珊珊立委資深度不足、藍綠已有人選等狀況下,民眾黨在立院龍頭爭奪戰中,以「不合」來試探「攪局」的能耐。
民進黨最後守著「游昌配」,這並沒有問題,也不能將此視為賴清德在勝選演說中提到「溝通、協商、參與、合作」是空口白話,畢竟國會的運作也不是只有正副院長這一局,況且民眾黨確實是關鍵少數,就連國民黨也僅能努力說服白營起義來歸,難道民進黨要為了國會副議長,拉起「綠白合」的權位分配嗎?恐怕這並非是社會大眾所期待的情節,「電話門」議題已是各說各話,這都是當前國會政治版圖的縮影,朝野角力不會誰跟誰合就趨緩,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柯文哲背信藍白合、黃國昌拋棄時代力量,這都是發生不久的例子!
新內閣是賴展現溝通合作的焦點
未來的立法院生態勢必吵吵鬧鬧,有為了配合中共愛國統一路線阻擋國防、外交預算,有為了營造個人政治形象咆哮行政閣員,或是金句滿滿的國會脫口秀,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場景,反正議長「私人行程,不便公開」大多時間不在議場,理性的政策辯論、監督質詢,會被一堆荒謬絕倫的政治娛樂給洗版。試想就算在院長選舉綠白合有成,也難保會不會被出賣,別忘了,兩年後的2026年地方大選,各政黨都磨刀霍霍,民眾黨內規不分區立委兩年要更替換人,唯有爭鋒相對才能爭取曝光,為下一哩政治前程鋪路。
新政府將在520走馬上任,僅剩三個月的時間,可能的閣揆人選將呼之欲出,新的執政團隊象徵著,賴清德總統展現跟社會各界溝通的承諾;換句話說,賴總統的首任行政院長必須要有化解分歧的能耐,不但要擅於朝野溝通,也必須兼具地方經驗,這是當然是挑戰,畢竟朝小野大的政治局勢,正考驗著延續執政的民進黨。面對國會可能出現的亂象,賴政府必須超前部署各種政治難題,政策推動必須「鏈結社會」,且要建立更細膩的決策模式,堅守原則的前提下,政策合作是不分藍綠白,掌握社會脈動比政黨競合更為重要!
立院龍頭之爭,其實就是選出誰來擔綱議事主持工作,擔負立法院的日常事務運作,這當然會是新國會的政黨攻防焦點,但把政黨各推各人選的作法,民進黨失去國會正副議長的結果,解釋成賴清德沒有兌現朝野溝通,或是民進黨缺乏妥協的誠意,這都誤解了政治運作的現實。政治權力本來就是互有矛盾、猜忌、算計,況且政黨合作不是只單靠一方,需要朝野各方坐下來就事論事;與其糾結在電話門的誰是誰非,還不如把目光聚焦在未來的賴總統如何組建進步團隊來領導國家,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