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22日證實,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羅斯福號(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進入第7艦隊責任區執行任務,成為西太平洋水域第3支美軍航艦戰鬥群。相較於俄烏戰爭和以哈戰事,美軍軍事配比似乎明顯投射在遠東區域,是有比前述兩場開戰中的戰鬥更棘手的問題嗎?著實耐人尋味。

西太平洋的現況是,前沿部署的「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排定2024年返回美國進入維修排程,預訂由延宕2年、於2023年5月結束維修作業的「華盛頓號(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接手防務,只是目前華盛頓號還在美國東岸,雷根號也還在日本橫須賀基地沒動。另外,2023年10月抵達西太洋區域的「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 CVN-70)」是近期在菲律賓海、南海活動頻繁的航空母艦。現在則再加上羅斯福號打擊群進入,大幅度提升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能見度。相較於美國在戰火仍熾的紅海水域,僅有「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東地中海配置胡蜂級兩棲突擊艦(Wasp-class amphibious assault ship)「巴丹號(USS Bataan LHD-5)」兩棲待命支隊(ARG)。比重似乎明顯有所差距。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29日最新報導美國海軍大型平台艦部署,在西太平有同時存在3艘航空母艦。 圖:翻攝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

可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水域,一口氣部署3艘航空母艦並非首例!2020年6月,美軍就曾有雷根號、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及羅斯福號等3艘航空母艦同時在西太平洋活動;同年7月,尼米茲號與羅斯福號就在南中國海進行聯合操演。只是巧合的是當年也是台灣總統大選、就職之後,美國總統大選之前。無論4年前或4年後的美國執政者,似乎都想藉由重兵部署「警告」不安定的因素,無論是攻擊台灣、南海衝突或是北韓蠢動。

事實上觀察東亞局勢,與俄烏戰爭和以哈戰事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沒有緩衝」,也就沒有部份軍事專家所稱的「代理人」。雖然,美國近年不斷拉抬日本、南韓、澳洲甚至印度的結盟與軍事力道;但實際檢視,若南海、台海、日本海這3個區域發生戰事,菲律賓、越南沒有像烏克蘭有廣大腹地和民族情懷去做抵抗,台灣雖然聽話買武器、延兵役但缺乏縱深使戰事變數多,而日、韓面對無可損失的北韓狂人恐怕也得付出慘痛代價;由此看來,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都不是美國送送武器、彈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這或許是美國必須陳兵列陣擺出態勢的最基本原因。

北韓官媒《朝中社》釋出28日試射潛射「火箭-3-31」巡弋飛彈照片。因看不到潛艦載體,南韓推測可能由駁船發射。 圖:翻攝朝中社

而以美國大選來看,「中國威脅論」可以說是各黨候選人的「政治提款機」。從2020年川普和拜登的激戰到2022年的期中選舉,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無不爭相狂打「中國牌」;從疫情散播到人權議題,從責怪產業壟斷到指控科技竊取,美國各州、國會乃至聯邦政府幾乎招數盡出。一種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隱喻,將東亞人物述為對西方世界威脅的「黃禍論」(Yellow Peril)似乎重新包裝、再次上架。或許有人要扣筆者「疑美論」的帽子,但不妨看看川普22日接受福斯電視(FOX)訪問,對若是今年勝選是否「為了台灣不受中國侵略與中國開戰」的提問,回答稱:「台灣奪走了我們全部的半導體事業」;迴避正面允諾相關問題。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析如果川普再次入主白宮,美國新政府可能的安全政策:「因為川普無法理解,美國為何要為了一個小島國(台灣)與核武大國(中國)開戰,因此不排除他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美國)放棄台灣做交易的可能性。」22日,川普在共和黨競選新罕布夏州初選前一天的演說中表示:「究竟要投入天文數字的稅金為烏克蘭提供防禦到什麼時候?」《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T)評論:「眼看美國對烏克蘭和以色列的軍事支援陷入膠著,台灣人愈發懷疑『美國真的會保護台灣嗎?』」而回過頭看看爭取連任的拜登,俄烏戰爭還在打,中東戰火四起,朝鮮半島有變,中南美洲不穩;接連多次催促中國幫忙,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現在拉高姿態所為為何?所以,美軍3艘航空母艦部署西太平洋到底目的何在?恐怕還是美國利益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