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將於本週六(20日)下午舉行《廖文毅案史料彙編》、《史明相關案件史料彙編》及《宗像隆幸彭明敏往來書信集》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特邀請總統府林佳龍秘書長及宗像隆幸遺孀瑞江女士蒞臨致詞,並邀請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藍士博、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等學者專家座談。

國史館為了落實「開放政府」、促進「轉型正義」的時代使命,關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從2008年起編印「戰後台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叢書,2019年更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加速整編、出版相關檔案史料,提供社會各界參考。

國史館指出,這次發表的廖文毅案、史明相關案件就是該叢書的系列成果,而《宗像隆幸與彭明敏往來書信集》則是1970年代初期協助彭明敏出逃的日本台獨運動家宗像隆幸遺孀所捐出的史料,經國史館翻譯編輯出版。

關於《廖文毅案史料彙編》一書,國史館說明,這是廖文毅等人推動台灣獨立運動相關的檔案文件。廖文毅向來被視為台灣獨立運動的先聲,卻於1965年在調查局策動下返台歸降,淪為國民黨政府的宣傳樣板。當時廖文毅同意解散台獨組織及放棄活動,而國民黨政府應允其出任政府公職、可自由活動發言、可出國考察等,促使其願意返台,但之後廖文毅的生活及言動遭到情治單位的嚴密監控,似未如當初所承諾的條件。

1965年5月,廖文毅返國後拜會時任行政院長的嚴家淦。 圖:國史館提供(資料照)
1965年,廖文毅返抵雲林西螺老家留影(圖右)及老家住宅外群眾聚集照片(圖左)。 圖:國史館提供(資料照)

國史館表示,《史明相關案件史料彙編》一書除了收錄史明本人相關檔案,也兼及與史明有關的政治案件,包括全國青年團結促進會案、溫連章案、鄭評案、徐美案、盧修一等案,以及獨台會案等6案。其中,1991年的獨台會案有「末代叛亂犯」之稱,時任總統的李登輝陸續宣告終止動員戡亂、廢止《懲治叛亂條例》、終結萬年國會等,幾乎完成了台灣的「寧靜革命」。

國史館續指,「有人認為獨台會案的爆發是當時的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內閣的刻意「突襲」,意在嚇阻台獨行動,然而李登輝是否事前全然不知情治機關的偵辦步調與進程?抑或知情卻只能批准同意?這些疑問應可在本書得到一定程度的釐清。」

「台獨革命家」史明。 圖:翻攝自史明臉書(新頭殼資料照)
2005年5月19日,史明、林哲夫、戴振耀等人,在總統府前紀念詹益樺殉道16週年獻花行動。 圖:邱萬興攝(資料照)

另外,關於《宗像隆幸與彭明敏往來書信集》,國史館提及,此書收錄台獨聯盟日本本部盟員宗像隆幸與彭明敏的往來書信,時間起自1968年8月,迄1972年9月,共計229封。其中除了完整呈現彭明敏的出逃計畫,更首度披露後續的「假結婚計畫」、「羊羹事件」、辜寬敏密會駐日大使彭孟緝,以及整合海外台獨勢力的嘗試等。

國史館表示,「一直以來,彭明敏給人的印象是溫和漸進的自由主義學者,與強調革命路線的台獨聯盟作風明顯不同。然而,若從本書他與宗像的書信往來,或可看見他大膽冒險、熱血激進的另一面貌。」

1971年5月,彭明敏與宗像隆幸合影。 圖:國史館提供(資料照)
彭明敏逃亡到瑞典後現身所拍攝。 圖:國史館提供(資料照)
彭明敏(右)與協助其出逃的唐培禮牧師(左)。 圖:國史館提供(資料照)

國史館表示,這3本書的時間橫跨1940至1990年代,正好是戰後台灣獨立運動從萌芽、成長到茁壯的過程。期間,因國內外局勢的劇變、台獨運動者對台獨理念與路線的分歧,以及國民黨政府的布線與策反等,歷經各種磨練、挫折與掙扎,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台灣人民與海外友人為台灣的自由、民主默默付出、犧牲奉獻的真實故事,期望透過這3本書的出版,可使國人更進一步理解今日台灣民主自由的可貴。

國史館將於本週六(20日)下午舉行《廖文毅案史料彙編》、《史明相關案件史料彙編》及《宗像隆幸與彭明敏往來書信集》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圖:取自國史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