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期報導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曾兩度傳達對於停火的開放態度。然而,《日經亞洲》在28日的報導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今年 3 月,普丁曾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俄烏戰爭「可能持續至少 5 年」。
《日經亞洲》記者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認為,普丁發出停火訊號背後的動機不容忽視。他認為,這種可能性只是為了在明年 3 月的俄羅斯大選前,塑造一個「邁向和平」的形象,以贏得國內民眾的支持。
報導指出,若俄烏戰爭持續下去,可能對習近平在第三任期擔任國家主席以及統一台灣的計畫造成嚴重影響。
鑑於中俄之間廣泛的軍事合作,一旦戰爭拖延,中國將面臨來自西方國家的強大壓力,對經濟前景可能帶來更不樂觀的展望。此外,考慮到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廣泛軍事合作,若戰事持續,中國將面臨來自西方國家的強大壓力,其經濟前景可能更加不樂觀。
在這樣的情勢下,日本的軍事政策可能也會發生變化。長期以來,日本一直禁止向國外出口武器,但最近岸田政府決定開放向美國出口日本製造的「愛國者飛彈」,以應對美國因支援烏克蘭而面臨的彈藥短缺問題,這也可能影響印太地區的威懾力。

《日經亞洲》記者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認為,普丁發出停火訊號可能只是為了在明年 3 月的俄羅斯大選前,塑造一個「邁向和平」的形象,以贏得國內民眾的支持。 圖 : 翻攝自海陸空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