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出現新型變異株JN.1,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監測到,也不排除成為中國的優勢流行株,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台灣在10月20日就有檢出JN.1,是日本的境外移入,但目前台灣主流病毒株仍是EG.5,且人群對Omicron變異株廣泛免疫的前提下,JN.1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可能相對有限。

新冠病毒OmicronBA.2.86變異株的第二代亞分支,同時也是BA.2.86變異株中具有較強傳播優勢的一個亞分支JN.1,在今年8月25日在盧森堡採集的樣本中首次監測到後,已傳播了40多個國家,由於JN.1在全球流行毒株中的占比增長較快,所以世界衛生組織也在11月21日,將BA.2.86變異株從「需要監測的變異株(VUM)」升級為「需要關注的變異株(VOI)」。

對此,羅一鈞表示,其中台灣早在10月20日就檢出1例日本境外移入的JN.1,而本土是在10月30日檢出,與BA.2.86合併計算,本土占比低於5%、境外移入占比低於20%,目前都還沒成為主流病毒株,現在台灣的主流病毒株仍是XBB的EG.5。


且雖然JN.1變異株確實在近其餘多個國家快速增長,但在研究顯示,傳播方面JN.1與XBB變異株差異不明顯,且含有XBB.1.5成份的新冠疫苗仍對JN.1變異株有效,所以在人群對Omicron變異株廣泛免疫(包括疫苗接種和自然感染)的前提下,JN.1變異株的傳播能力相對有限。

不過中國自11月首次發現本土JN.1變異株以來,截至12月10日,共監測到7例JN.1變異株,雖然當前JN.1變異株在中國流行水準極低,但後續受國際流行株和輸入病例影響,不排除JN.1變異株成為中國優勢流行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