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產巨頭接連爆雷,接二連三的重創中國房產市場,更引發全球投資市場恐慌,近兩年來更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關閉了上海辦事處,上海政府卻沒有任何辦法應對。中國金融知名財經分析師老蠻感嘆,「金融如此衰敗,寫字樓空置率猛烈上升,上海經濟當然就是一潭死水」。

老蠻於 11 月底發表了名為「上海經濟有多慘」的文章,分析中國經濟現況,他表示,「非銀行類金融企業的存款」目前完全喪失了增長性,包括保險、證券、信託等等,它們本質上做的也還是資金生意,要產生利潤就必須實現存款規模的增長。在數據上,2022 年底中國全國非銀金融企業的存款規模人民幣 24.04 兆,到今年 9 月份為 24.23 兆,增幅僅為 0.8%,這種微弱的增幅堪比股災。

文章指出,到了 2023 年,非銀金融企業手裡的資金不再增長,這恰恰就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正在劇烈萎縮的表現,市場上所有的流動資金都被地方債的所謂「化債工作」,也就是借新還舊,給抽乾淨了,滬指因此一直在 3000 點的位置上苦苦掙扎。今 ( 2023 ) 年地方債的還債壓力已經抽乾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明年只會更加慘烈。

關鍵性的金融數據上,截至今年 9 月底,上海非銀金融企業的存款規模人民幣 3 兆 4,061 億元,較今年初增幅僅僅只有 0.1%,連中國全國 0.8%的微弱增幅都比不上,距離負值只有一步之遙。考慮到 11 月和 12 月份地方債的還債壓力相對於此前的十個月來說,只大不小,相信上海的非銀金融企業存款增幅一定會變成負值,而只要變成負值,就意味著上海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已經被抽乾了,淪落到動用老本的階段了。

老蠻感嘆,近兩年來關閉了上海辦事處的境外金融機構有:荷蘭銀行、花旗私人銀行業務部、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摩根斯坦利、加拿大基金、貝萊德、穆迪、先鋒領航等,「上海,乃至整個中國,只能一步步的朝深淵的最底部墮落下去。對此,我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無非靜待結果罷了……。」

中國深圳房價全面崩盤。   圖: 翻攝自微博

中國上海二手房產12月跌幅。   圖: 翻攝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