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米姊在30多年前於一家公司當會計,生下二女兒後成為全職母親不再上班,當女兒長大後,米姊決定重新和這個社會連結;然而,傳說中的「職場年齡歧視」潛規則,終究還是壓上她的肩頭。

原來,工作一段時日後,米姊爭取到離家較近的新開幕分店服務,沒多久,她因同事失誤造成工傷,休息了1個月,再回去上班時,發現主管為她排定的班表工時驟減。

米姊不服氣,客氣地向店長反映之後,卻換來一場類似「公審」的會議。一天,全部員工齊聚,帶頭的年輕長官,逐一要求各員工「說明」米姊工作狀況,沒想到,米姊那份被客人一次又一次在Google評論上點名力誇的「服務態度」,在這場會議裡,竟被年輕同事翻譯成「騷擾客人」。

米姊的情況並非個案,根據勞動部2021年「工作場所就業平等概況調查」,受雇者在職場遭受歧視的樣態,以「年齡」歧視占比最高,55歲以上銀髮工作者有9%曾因年齡遭受就業歧視。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認為,與其緊盯勞參率,真正應該推動的是「友好銀髮族」的勞動環境。

以台灣最大單軋鋼鐵廠義联集團下的燁輝來看,45歲以上員工占了58%,員工平均年齡達44歲,僅差1年就符合中高齡勞工45歲的定義。

走進燁輝廠內的機械維護區,一塊塊厚鐵板,每片都豎立在專用的隔層內,擺得條理分明,電動吊車一來,就能把鐵板吊到維修定位。

年過60的員工老盧說:「鐵板過去都靠人力來搬,年輕的時候我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這群老將即使還能勉強硬搬,卻可能因此傷了筋骨。維護區改造後,幾乎完全「自動化」,所有工具、材料都整整齊齊收納在機械維護區,他們已不用冒著工安風險替公司打拚。

燁輝在2021年獲勞動部頒發「高齡友善職場企業」獎座,但燁輝總經理張振武未就此滿足。「如果我們希望高齡員工續留,就要從他們年輕時開始避免他們遭受職業傷害。」張振武說,改善安全不只針對銀髮員工,也要保護年輕同仁。

以廢棄物來說,廠區若到處堆滿廢電纜、馬達,這就是動線上的障礙物,也是工安地雷,於是張振武發揮資訊長才做了一個廢棄物存貨水位系統,以顏色區隔什麼要賣、什麼要丟。

張振武也在地面上油漆標示出紅綠燈般的紅、黃、綠區域,讓員工清楚安全、不安全區域。他甚至逐步在廠區裝設電子圍籬,每當員工闖進危險區,管理室會立刻警鈴大作。

「很多年前,有人因堆高機的工安意外去世⋯⋯。」張振武嘆了口氣,他決心避免悲劇再度上演,他在燁輝所有堆高機上加裝了雷達、攝影機,現在每當有人員經過,警示系統就會提醒駕駛。

張振武笑說:「你知道為什麼以前員工到55歲就會自請退休?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假設你認為你屬於這群體,你就不會離開。要讓資深員工覺得在這裡是有願景的、是安全的!」

今年,燁輝自請退休人數比前年少了10人,年齡達55歲自請提早退休的比率,從88%下降至75%,而屆齡退休4人中,公司也回聘2人。

台灣高齡勞動率剛要開始起飛,而目前邁入高齡的「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濟能力相對穩定,面對未來勞動力只會愈來愈老,可能還會愈來愈窮,此刻,無論政府、社會以及企業,都還有機會為有鬥志、有能力也有需求的銀髮族,打造一個讓他們尊嚴勞動的環境。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97期)

第1次意識自己和別人很不同,是剛進北一女的時候...一個工人的女兒:我們無 法決定人設但能決定未來

商界大佬被兒子逼寫遺囑,光財產明細就寫了快10頁A4紙「遺產留給他,他才 願意照顧我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