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故事千百年來深植民間,舉凡姓氏、籍貫、出生年代,眾說紛紜,唯一可確認的是,〈木蘭詩〉雛形出於北魏,經南梁、南陳,後至隋、唐演化,歷經數個朝代的延展與加工,是由民間集體共同協作完成的作品。至於木蘭是否真有其人,因正史無載,僅見於民歌,但許多相信木蘭真有其人的學者,用違逆君王的結果,作為導致木蘭未被載入史冊的原因,而元代學者侯有造辨正一出,木蘭頓時成為悲劇性人物,雖然明朝文學軍事家徐渭在其著作《四聲猿》雜劇之一〈雌木蘭替父從軍〉中,嘗試從戲劇角度,以才子佳人共享榮華的喜劇效果作為結束,但終未能扭轉木蘭在野史中已然生根的悲劇形象。

楔子

女孩接過官差手中的聖令,眾人見得她已發顫的雙手下面容鐵青,隨即,她一個箭步,衝撞庭柱而去……….。

十二年前/樂府詩‧木蘭文本

反串行動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一如往昔運作中的織布機,反常似地轉轉停停,端坐機台前操作的女孩若有所思地兩眼凝視著手裡的織線,嘴角不時輕輕地嘆氣著。早在一旁覺察異樣的母親趨前輕問了一聲,女孩竟禁不住內心煩鬱而淚如雨下。

女孩泣訴昨兒夜裡所見的一切,誰願聽得異族入侵迫使戰況出現的危機!誰又樂見官差們馬不停蹄,急頒君王下達的民兵徵召令呢!那廳堂桌上整齊羅列著十二卷動員軍帖,有哪一卷少了父親的名字呢。

女孩悲傷是因家裡缺少一個能為年邁多病父親分擔兵險的成年長子,巴不得衝去添購戰馬配備,索性替代父親出征。

「唧唧」狀聲詞,指織布時織布機輪軸發出的聲響。「機杼」即織布機。

奔赴征途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朝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

思索了一整個晝夜,女孩再也顧不得父母反對,拿了好不容易長期織布掙來、為自己準備的嫁妝錢,穿梭於村鎮周遭的市集,買齊了馬匹、鞍墊、韁繩、口勒和馬鞭,改扮男裝模樣,表明代父從軍的心意已堅。

黎明的灰尚未盡散,女孩早已辭別父母置身於行伍的征途,夜幕低垂時分,部隊抵達黃河邊上安營紮寨,在夜深之際,那臨別前父母頻頻呼喊、依依不捨的叮嚀聲已然聽不見,只剩得無止奔流的黃河吟嘯出潺潺的濺擊聲。天剛破曉,隊伍拔營,離開了黃河繼續前進,疾行中,數個晝夜過去,記不清的一個傍晚,已來到殺虎山腳下,女孩距離父母呼喚的聲音愈來愈遙遠,耳邊彷彿聽得的盡是從燕然山頭傳來的異族戰馬嘶吼聲。

「黑山」一般說法係指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邊的殺虎山,「燕山」則是指燕然山,亦即今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唯兩山差距將近一千公里,不符合詩裡在黑山頭聽得燕山胡騎聲的邏輯,根據已故詩人、古文學史家、北京大學林庚教授著作《唐詩綜論‧〈木蘭辭〉中的燕山和黑山》確鑿考證,燕山為今北京市東北的燕山,而黑山則是今北京市昌平區的天壽山,從吻合地緣上實證木蘭參與的是一場保國衛民,捍衛長城邊界的戰爭。

殺戮歲月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女孩抖了抖衣襟上的塵埃,想起一路上支援隊伍在戰事告急的號角催促下,不斷地涉水跋山,越千般關隘,翻萬層峻嶺,行徑步伐始終神速。每回夜裡,疲憊中挨著北地刺骨的寒涼,伴隨帳外巡更敲擊的梆子聲,似唱著未知的悲歌,已經習慣盯著月光投射在盔甲上所折放的閃亮而暫入夢鄉。

戰火連綿不絶,教人學會了堅強,數不清多少個日出日落拚搏在戰亂之中,戰場上那一幕幕身經百戰的將軍們身先士卒,率領著兵士對陣於刀光劍影的景象,翻覆眼前。見人馬傷,奮起再戰;看人馬亡,前仆後繼,只為救圖國家民族的存亡。兩軍對壘,日復一日;兵刃廝殺,年復一年,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十多年的沙場浴血,犧牲無數將士性命代價,最後靠著鮮血才換得了勝利樂章。

「戎機」泛指機密性軍事行動或指派的作戰時機。「朔氣」朔是北方,即北方的寒氣。「金柝」古代夜間巡守敲更的梆子,以金屬製成。「鐵衣」作戰時穿的鐵甲戰袍。

班師辭功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借明駝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帶著悲喜和傷痕累累的身軀,望向成堆先烈的埋骨,隨軍旅班師回朝。僥倖存活的戰友們榮耀地接受了天子慶功款待,賜酒三巡後,天子端坐大典的金殿之上,開懷唱名,一一論功行賞。女孩因戰功彪炳,在詳載的功勳本上列位前茅,累賜賞金超過了千百兩,天子詢問可曾想過要擔任朝廷的官職?女孩心無旁騖、歸心似箭,斬釘截鐵地應答:「兒郎無意為官!只願天子借兒郎一匹善走的駱駝或能行千里的良駒,讓兒郎盡快返抵故鄉。」

「明堂」天子隆重舉行大典的地方。「策勳」指記功。「轉」此作計量詞解,打仗時,建功一等,官升一級,稱一轉。「十二轉」表示晉升到極高的官階。

畫錦榮歸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終戰的山川,逐漸還原平靜的本色,返鄉的車隊廝趕中駛進了家鄉地界的入口,村外農忙的老街坊聞得女孩衣錦還鄉的喜訊,丟下農事,扯高了嗓音一路奔喊到花家宅邸。女孩父母聽得女兒平安歸來的訊息,喜極而泣地相互扶持著走出城外相迎。姐姐聽到妹妹凱旋回來,雀躍般踱步在家門口,不時梳整自己的妝扮,要讓妹妹知曉離家後的樣貌一切如常。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迫不及待下廚磨刀宰殺豬羊,專為姐姐設宴洗塵,闔家團圓。

踏入家門的女孩,推開東向那扇熟悉的閨閣房門,坐上房內西靠的眠床,環顧房內擺設依舊,幸福感頓時湧上心頭。脫下了戎裝,換上舊時心愛的衣裳。探視窗外久別重逢的景物,不由得如童稚般梳理起如雲朵的鬢髮,轉身照照鏡子,取出鏡台上盒裡珍藏的花瓣狀面飾,貼在額頭上,心想要給這趟陪同回家的患難弟兄一個驚奇!走出房門,昔日同袍莫不驚歎!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出塵的姑娘,竟是十二年來一塊兒出生入死的伙伴弟兄。

「霍霍」狀聲詞,磨刀急速的聲音。「雲鬢」意指如雲朵般的秀髮非常好看。

迷霧驕娃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女孩臉上一抹淺笑,慢條斯理地說:「當我們抓起兔子耳朵的時候,很容易便分辨出兔子的性別,那是因為雄兔和雌兔的外顯特徵及反射習性不同,如果抓的是雄兔,兔子腳就會不停地蹬動,若抓的是雌兔,那麼兔子的眼睛就會半閉著,可是,把兩隻兔子放在地上一起奔跑時,我們會因外貌動作相似,就很難分辨出哪一隻是雄兔?哪一隻是雌兔了?所以,當我刻意模糊外顯特徵,再避開容易露出破綻的地方,瞞過眾人的耳目也就不足為奇了。」

撲朔迷離」成語典故出於此(《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藉以說明事物錯綜複雜,真相極難明瞭。

尾聲

女孩變裝代父從軍真相迅疾傳入宮裡,天子方才認定這女孩為何辭官謝賞的原因,想該女子性格韻味別於宮中嬪妃,一時見獵心喜,遂遣使者快馬敕命欲納為妃。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花卿木蘭,文武兼備,忠孝雙全,深得上殿之喜,特此冊封:德妃,品正第一,即時進宮,以表聖恩。」女孩接過官差手中聖令,發顫雙手下滿心憤怒,方經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將與闊別十二年的未婚夫婿趙俊生重逢,奈何天子私欲作梗,拆散鴛鴦,悲恨之情無處宣洩,內心一橫,衝撞庭柱而去,眾人驚訝之際,見女孩已倒地血泊,當下氣絕身亡。

史冊梳理

木蘭故事千百年來深植民間,舉凡姓氏、籍貫、出生年代,眾說紛紜,唯一可確認的是,〈木蘭詩〉雛形出於北魏,經南梁、南陳,後至隋、唐演化,歷經數個朝代的延展與加工,是由民間集體共同協作完成的作品。至於是否真有其人,因正史無載,起源僅見於民歌,部分學家推論為文學虛構人物;而反對學者,則持文學作品真實原形眾多,未必皆具史載,加諸大唐乾封元年,高宗皇帝追封「孝烈將軍」佐證,論斷其真,兩造之間始終存在著正反之辯。

〈樂府‧木蘭詩〉是眾人熟悉木蘭故事的版本,結局停留在木蘭衣錦還鄉回復女兒身的熱絡場景,元朝元統二年,睢陽府尹梁思溫倡議擴建境內木蘭祠,學者侯有造受邀為其碑石撰文,記敘木蘭事略,題名〈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碑文後段延續樂府原詩未竟段落,為殘缺的木蘭一生劃下完整句點,碑文續言道:「釋戎服,複閨裝,舉皆驚駭。咸謂自有生民以來,蓋未見也。衛兵振旅還,以異事聞於朝。召複赴闕,欲納宮中,將軍曰:臣無媲君禮制。以死誓拒之。勢力加迫,遂自盡。所以追贈有孝烈之諡也。

這段文字簡譯白話即是:「木蘭為女郎的消息傳到皇上耳朵裡,皇上要納她為妃,木蘭以臣子嫁給君王不合禮制為由抗婚,逼不得已之下,只好以自殺收場。」自古許多相信木蘭真有其人的學者,用違逆君王的結果,作為導致木蘭未被載入史冊的原因。

侯有造辨正一出,木蘭頓時成為悲劇性人物,此後,包括明朝內閣首輔朱國禎編寫之《湧幢小品》(卷二十一〈女將〉),清康熙刊刻《商丘縣志》(卷十一〈列女〉),清雍正朝河東總督、兵部右侍郎王士俊監修之《河南通志》,清乾隆刊行版《歸德府志》(卷二十六〈人物略五烈女〉)等,皆引碑文版本定調。明朝文學軍事家徐渭在其著作《四聲猿》雜劇之一〈雌木蘭替父從軍〉中,嘗試從戲劇角度,以才子佳人共享榮華的喜劇效果作為結束,但終未能扭轉木蘭在野史中已然生根的悲劇形象。

關於作者

〈木蘭詩〉原為北朝著名民歌,後發展成一首敘事詩,又名〈木蘭辭〉,真實作者不詳。詩作最早出現於南朝陳釋智匠輯錄的《古今樂錄》內,計有三百餘字,經隋、唐修潤,至宋太宗命大臣編纂文學總集《文苑英華》,其卷三三三題作〈木蘭歌〉,屬名作者唐人韋元甫,北宋郭茂倩編撰《樂府詩集》時,整理歸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元朝侯有造再作考證撰文〈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首度將木蘭生平完整記錄,因過於悲情,大明徐渭著作《四聲猿》雜劇,改以美滿結局,清代文學小說家褚人獲撰寫《隋唐演義》,增添峰迴路轉的戲劇張力,但終歸侯有造筆下的悲劇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