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於 2022 年底放棄清零防疫政策後,經濟並沒有如預期復甦,而是步履蹣跚地從一個困境跌落到另一個困境中。《經濟學人》24 日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權力集中和他用忠誠者取代高層技術官僚正同時發生,這笨拙的政策制定者讓經濟情況變得更糟。
中國如今房企爆雷,嚇跑買家外,消費者支出、商業投資和出口等經濟數據全部低於預期。一些分析人士示警,中國可能會陷入像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那樣的通縮陷阱。但在某些方面,以日本之前的問題來看中國弊病,「這樣的判斷過於溫和」。因為如今在中國的人民更加貧窮,經濟長期下滑會更嚴重,此外,中國還面臨比需求疲軟和債務沉重更嚴重的問題,正是在習近平的獨裁集權下,中國經濟政策制定注定失敗。
官方依照習近平的標準所採取的決策常出現缺失,包括清零崩盤損害了習的威信,鎮壓科技企業嚇跑企業家。再加上若中國因當局拒絕刺激消費而陷入持續通縮,債務的實際價值將會上升,並對經濟造成更大壓力。最重要的是,除非中共繼續提高生活水平,否則它將削弱習對權力的控制,並限制其與美國抗衡的能力。
那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犯錯?報導指出,短期增長不再是中國共產黨的首要任務。有跡象表明,習近平認為中國必須為與美國持續進行貿易戰,同時為潛在的軍事衝突做好準備,習稱他願意為實現這些目標做出犧牲。
中國當局過去能容忍有關對該國經濟的爭論,但如今卻哄騙分析人士表現出虛假的樂觀態度。中共高層仍然擁有大量人才,但當高層傳達的信息是忠誠高於一切時,期望官僚機構能夠做出理性分析的想法是天真的。決策越來越受到意識形態支配,這種意識形態融合了左翼對富豪企業家的懷疑和右翼不願將錢交給無所事事窮人的觀點。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的問題始於領導高層,且情況有機會變得更糟,中國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美國的敵意也越趨濃厚,並試圖扼殺中國經濟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部分,例如晶片製造。對於獨裁專制是否會損害經濟的論述,已經有越來越多證據表明事實確實如此,「中國經濟正踏入一個令人大失所望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