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0日)是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三週年,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今(30日)透露,李登輝在執政晚期,曾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及北韓秘密接觸,設法分散台灣對外軍購管道來源,避免單獨依賴美國所形成的劣勢益加惡化,並談論李登輝主政時期幾項重大軍購突破,讓台灣整體軍事力量與武器品質獲得提升,並奠定此後數十年台海防衛的重要基礎。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合辦「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29日、30日於國史館舉行,林孝庭上午透過視訊出席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場次。

林孝庭指出,台灣軍備原本相當依賴美國軍援,但在817公報後,要求美國對台軍購的出售武器性能與數量要逐漸減少,導致台灣需要設法突破817公報限制,致力研發新武器並設法分散軍購來源管道。1988年元月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中華民國總統之後,一改過去台灣對外爭取軍購主要集中於美國的舊思維,開始努力分散軍火武器採購來源與管道。

林孝庭提到,回顧歷史,李登輝主政之後幾項重大軍購突破,海軍方面包括德國艦艇案與法國拉法葉艦案,空軍方面則是法國幻象機案與美國F-16戰機案,這些案子順利成局,打破1980年代以來美國對台軍售以近距離作戰的陸軍武器消耗品為主、維持台灣「跨不過台海中線」基本戰力的舊格局,讓台灣整體軍事力量與武器品質獲得提升,奠定此後數十年台海防衛的重要基礎,影響至為深遠。

林孝庭認為,台灣的軍事採購能在李登輝主政時期有所突破,是由幾項關鍵因素所促成,一是全球冷戰逐步走向終結與東西方對峙的落幕,導致全球軍火市場重新洗牌,軍火商為保住商機,急於拓展新市場,這也讓處於買家一方的台灣,獲得更多選擇機會,二是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中共國際形象大壞,外交上處於劣勢,這也讓各國處理對台軍售議題,得到更多彈性,而不再處處忌憚北京的不良反應,三是台灣自1980年代累積的充沛經貿實力,讓李登輝得以透過推動「務實外交」政策,爭取新的軍購機會與新的情報合作交流,軍售與外交本為一體兩面,當台灣國際空間獲得擴展之時,分散軍購來源的戰略目標就更有實現之可能。

林孝庭表示,回顧歷史,1990年代的兩岸關係波折不斷,雖有1993年與1998年兩次辜汪會談的突破,但也曾經歷過1995年李登輝訪美所引發的軍事危機,及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宣示「三不」、攜手北京壓縮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等不利局面,李登輝的反制措施之一,乃是進一步設法分散台灣對外軍購管道來源,避免單獨依賴美國所形的劣勢益加惡化,其執政晚期台灣軍方與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北韓的秘密接觸,皆可謂此種策略與意志下的充分展現。

林孝庭也說,李登輝盡全力分散當時台灣武器管道來源,爭取最大國防安全利益,其中之一最重要接觸對象正是俄羅斯,美國當時不願賣給台灣先進武器系統,俄羅斯跟白俄羅斯卻都有意要賣,當時俄國多次派官員到台灣訪問,與台灣討論軍售事宜,甚至為賣武器給台灣,在英國成立白手套公司,台灣當時透過西非友邦賴比瑞亞,做為日後接收武器的中轉站;當時的國防部長唐飛曾向李登輝建議,不該冒這風險與俄國接觸,李登輝則在一張便箋寫下:「美國白宮的國安會官員都認為他們任期很快結束,無心認真討論對台灣軍售問題的必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加強採購的意願」。而後來陳水扁當選總統上任後,因為支持率沒超過一半,為得到美國支持,決定不再向俄國爭取軍購,但李登輝曾為了追求台灣軍購最大取向的努力,也透過這些過往歷史而清楚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