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於「全職兒女」的話題在中國網路爆火,父母發工資,或者提供物質保障,兒女負責做家務,陪聊天,或跑腿取快遞。以「陪伴父母」為業,短暫避開社會競爭壓力,成了年輕人的新生活方式。

根據《上觀新聞》報導,「全職兒女」在中國已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不少人對這現象抱持較負面的態度,認為這與「啃老」差不多。

事實上,「全職兒女」和「啃老」是不同的。「啃老」是年輕人住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就靠父母養活。而「全職兒女」,則是把照顧父母,做家務作為自己的「職業」。

有人指出,「全職兒女」的增多,也是受到社會背景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兩點,是等待就業的年輕人不斷增長,和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被照顧。2021 年,中國正式進入了「深度老齡化」社會,64 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首次超過 14%,2022 年,這個數字變成了 14.9%。

在不少年輕人及父母看來,年輕人步入社會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對比起來,在家做全職兒女比「用健康換錢」的職場要好得多,不用早出晚歸,在家即可上班,錢多事少,離家近,沒有職場競爭,還包吃包住,甚至省下請保姆照顧父母的費用。

對於這一現象,心理學家認為,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對這一現象的美化,忽視了其背後的社會因素,例如年輕人的社會壓力,社會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以及家庭、職場之間的平衡等。

心理學家指出,要更好應對這個問題,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建立健全老年照顧和殘疾幫扶等公共系統,讓年輕人在外打拼時沒有後顧之憂;而家庭也應當創造更和諧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理解,給予年輕人去獨立面對生活的勇氣;每一個人也要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不斷嘗試,不輕言放棄。

「全職兒女」在中國已逐漸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全職兒女」把照顧父母與做家務,作為自己的職務。   圖:翻攝自《上觀新聞》

在不少年輕人及父母看來,年輕人步入社會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對比起來,在家做全職兒女比「用健康換錢」的職場要好得多。   圖:翻攝自《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