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不過因為體質或疾病的因素,許多人對特定種類的食物會出現過敏反應,若沒及時處理更可能衍生嚴重後果,不過翻開「台灣人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數據卻發現,經常被提及的過敏原「海鮮」竟然沒有上榜,而「蛋白」和「蛋黃」這2兩個最常見在餐桌上的食物,卻分居前2名,與許多民眾認知有意外偏差。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團隊日前分享「台灣人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其中「雞蛋」在台灣人過敏原中佔最大宗,「蛋白」和「蛋黃」為前兩名,其次依序是花生、蜜蜂、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綠豆。

▲數據顯示,「蛋白」和「蛋黃」這2兩個最常見在餐桌上的食物,是台灣人食物過敏源的前2名。(圖/記者潘毅攝)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團隊表示,「食物過敏」是吃到過敏原所引發的現象,慢性食物過敏通常是「接觸過敏原」後,數小時或幾天後才會出現的過敏反應,若本身經常發生過敏,建議可以記錄每天吃過的食物,藉此找出可能使自己過敏的過敏原,以便未來能減少食用的次數,降低發生過敏反應的頻率。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團隊提醒,日常的食物建議以「原形食物」為主,不僅相較於加工食物更為健康,也可以更清楚過敏來源。至於許多人討論的如蝦子、螃蟹等「甲殼類海鮮」,雖然無法解釋為何沒上榜,但國健署提醒,應儘量避免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海鮮產品,調理產品時手部也要清潔、確保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並避免交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