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方5月30日發布聲明指控,5月26日解放軍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從機鼻橫向直切過去,迫使美軍機在「殲-16」產生的機尾亂流中飛行。6月3日,美國「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飛彈驅逐艦「鍾雲號(DDG-93)」與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Halifax-class)巡防艦「蒙特婁號(FFH-336)」航行台灣海峽時,遭中國解放軍052D彈驅逐艦「蘇州號(舷號132)」以不到140公尺距離強行切過「搶船頭」。看似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意外,為什麼會接二連三發生?是偶然還是必然?

美國「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飛彈驅逐艦「鍾雲號(DDG-93)」本月3日航駛台灣海峽時,遭中國解放軍052D彈驅逐艦「蘇州號(舷號132)」以不到140公尺距離強行切過船頭。 圖:YouTube / USNI News Video截圖

基本上,跟土匪談法律不存在意義,所以有關什麼《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筆者認為,解放軍的行動主要在於「重新定義」所謂的自由航行。不管是殲-16耍狠「鬼切」美軍偵察機,或是解放軍艦截堵美艦;美軍都宣稱是在「國際領空」、「國際水域」,中國不清楚美國會怎麼說嗎?但為什麼還是從單人操控的戰機到百餘人的戰艦都要冒險做「碰瓷」的舉動?在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對話」的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給了答案:美軍跑到他國展示「航行霸權」,刻意的抹染「自由航行」這件事。筆者認為中國骨子裡藏著4個目的。

首先,美國說是「國際領空」、「國際水域」自由航行,那你可以走,我也可以走;台灣海峽、南海是國際水域,那菲律賓海、日本海甚至北冰洋也都是「國際領空」、「國際水域」。你來我家前門,我就到你家後院。你說我不能這樣鬼切、不能那樣攔截,那我在那些所謂的自由航行時,你就不能吵、不能鬧。等於是讓你的抗議為我的行動「背書」。

美國海岸警衛隊的「伯索夫」號巡邏艦2021年8月30日在阿留申群島附近對進入美國專屬經濟區國際水域的中國海軍艦艇進行密切監視。 圖 : 翻攝自美國國防部網站

其次,如果美國擔憂意外,選擇遠離或迴避可能衝突區域,那中國等於將這些區域「內水化」,就是一種「蠶食」的概念,今天這邊弄一點,明天那邊搞一塊,日積月累「佔地」就慢慢變大了。這種「心理作戰」,結合前項推論,讓老美抗議也不是,不抗議也不是。

第三,不管由美軍印太司令部公布或由加拿大媒體率先披露,「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中國反嗆「抵近偵察」、「航行霸權」,是運用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Goebbels)的「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理」名言,用這種「中國實踐」逐步「強化」反美人士心中「美帝」既定印象,在東南亞、中亞、非洲、拉美形塑美國霸權樣態,甚至讓美國內部「反戰」勢力抬頭,畢竟要強軍就要有足夠的國防預算,而和極權國家不同的是,「錢在老百姓口袋裡」。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左),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右)。 圖:翻攝陸網/觀察者

最後,美國嚷嚷「不必要的挑釁」、「危險不專業」,然後呢?想要避免恐導致衝突的誤判,所以希望「恢復」軍事對話機制。但那是你美國「想」,中國已經「端」過架子,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碰過軟釘子了,李尚福和中國官方一再要美國「拿出誠意」;再藉由軍機、軍艦的衝突,讓形勢變成「美國想找中國談」。如此一來,中國就順理成章「要得更多」,這就是「衝突、妥協、進步」理論的實踐。

美國和加拿大軍艦的穿越行動和聲明對於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有沒有任何實質意義?政治上的意義遠大於軍事!美國現在可以服勤的艦艇只有295艘,可是解放軍數量已超越375艘,而且持續在「下水餃」,數量上老共佔有一定優勢,但若加上日、韓可能佔不到多少便宜,更遑論「質」上的差異;只是台灣海峽平均寬度180公里,解放軍現有多數岸置反艦飛彈,甚至號稱射程達150公里的PHL-03遠程多管火箭都能涵蓋大部份範圍。因此,純就軍事而言,如果是戰爭狀態下台海,基本上若無法以空優癱瘓岸置反艦飛彈火力,而冒然進入就只是「活靶」而已,兩岸打的是同樣的算盤!所以筆者才會說美艦通行,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中國製PHL-03遠程多管火箭。 圖:翻攝陸網/國防部網

政治的問題只能用政治解決,在加加減減之後,解放軍認為自己是「穩賺不賠」,才「接二連三」搞小動作戳一下、弄一下。至於還會不會有下一回合?筆者大膽打包票,「一定有」,只是會隔多久的問題而已,而且下一次極大可能會因為面子問題,其中一方有損壞或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