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隊近日在北頓涅茨克方向,以巴赫穆特西部南北兩個側翼的俄軍防禦陣地為突破口,由南至北進行了多輪軍事試探性進攻。原本烏軍在這些「試探性進攻」中並未投入較多軍事力量,目的期初是試探俄軍傘兵精銳部隊撤離該區域後,新駐防的俄軍動員兵部隊是否存在防禦漏洞,但隨著兩軍在戰場上發生接觸,烏軍驚奇發現俄軍竟然「不戰而退」。

根據陸媒軍事專欄《空天力量》今 ( 15 ) 日報導,參與巴赫穆特西南方向進攻的烏軍國民警衛隊斯巴達第 3 突擊旅的兩個步兵營和 1 個坦克營進入克裡希夫卡村以西的人工運河防線後,並未遭到駐守在那裡的俄軍激烈抵抗,在遭遇戰發生幾小時後,該防線俄國守軍第 72 摩步旅全員乘車撤離了防線。

俄烏雙方訊息源聲稱,就在巴赫穆特城內浴血奮戰的瓦格納突擊隊正要對殘餘烏軍發動總攻前,負責巴赫穆特城外西南側翼防守的俄軍第 72 摩步旅(動員旅)的 2 個連級部隊以及「火炬」僱傭兵旅,在和烏軍裝甲部隊接戰後不戰而潰迅速逃離戰場。將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面積達 3 平方公里的陣地拱手讓給烏軍,最終瓦格納集團不得不迅速分兵派遣「第3突擊大隊」才勉強守住防線,但也因此損失至少 700 人。

推特網友NEXTA的貼文顯示,烏軍正兵分南、北兩路,要反包圍佔領巴赫穆特的俄軍。 圖 : 翻攝自推特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 72 旅撤退後,增援他們的俄軍第 4 摩托化步兵旅以及第374摩托化步兵旅也被迫後撤戰線 1 公里,而對面的烏軍只有一個旅級單位和若干特種作戰大隊,兵力遠少於俄軍。

在伊萬尼夫斯克村(Іванівське)南側方向,防守這裡的俄軍第 4 摩托化步兵旅在與烏軍接觸後迅速後撤戰線 3 公里,最終在伊萬尼夫斯克村以南,克裡希夫卡村(Кліщіївка)以東形成了一個俄軍突出部,隨時有可能被烏軍「吃掉」。

瓦格納剛剛堵上俄羅斯陸軍逃兵留下的窟窿不久,在巴赫穆特西北部郊外防守的俄軍第 9 海軍步兵旅遭遇烏軍突擊後,也迅速放棄了自己的陣地。

他們最終向後撤軍 600 米,再次將連接烏軍巴赫穆特前線和後方補給中心恰索夫亞爾的道路送給了烏軍,讓烏軍可以從容掌握 O-0506 公路的所有重要路段。

烏軍第3突擊旅坦克營攻入巴克穆特俄軍陣地。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空天力量

截至目前,俄軍另外 1 支北線部隊——第 200 摩托化步兵旅又在巴赫穆特西北部防線再次放棄 2 處陣地。俄軍連續 3 次「背刺」瓦格納傭兵,6 個俄軍旅被烏軍3個旅級別部隊擊潰,讓瓦格納集團辛辛苦苦打出的戰果有「功虧一簣」的風險,烏克蘭軍隊聲稱在過去 80 小時,烏軍已經收復 17.2 平方公里領土,俄軍側翼如果被擊穿則大好形勢瞬間將被逆轉。

《空天力量》指出,「擅自撤出陣地」是這幾支俄軍部隊的共同特點,第 72 摩托化步兵旅是俄烏衝突期間新成立的部隊,來自俄羅斯奧倫堡州志願兵組織,兵員主要從俄羅斯動員適齡男性人群中選出,這些動員兵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軍事訓練,在戰場上不但戰鬥力低下而且還缺乏作戰意志,本來只讓他們負責防守固定塹壕陣地,但還是在烏軍的第一次步坦協同攻勢中「一觸即潰」,烏軍在俄軍陣地繳獲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和新型反坦克火箭筒,這就意味著俄軍並未缺乏反裝甲彈藥和武器,而是缺乏足夠的戰術訓練。

除此之外,在巴赫穆特兩翼的俄軍守備部隊在沒有聯繫城內瓦格納集團的情況下,就私自脫離陣地,這意味著俄軍在巴赫穆特周邊地區的軍事指揮依然各自為政,俄軍正規部隊與瓦格納之間竟然沒有基本的聯絡讓外界感到不可思議。

烏軍在巴赫穆特攻陷的俄軍陣地上留影。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空天力量

《空天力量》分析,讓西方懼怕的俄軍裝甲部隊的「鋼鐵洪流」並未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以目前俄軍的人員數量無法發動蘇聯時期規模的裝甲推進。

據俄羅斯當地媒體《莫斯科時報》報導,俄總統普丁日前正式簽署命令,徵召俄軍預備役人員在全俄進給大規模組建「輪訓營」,對預備役人員導彈軍事技能和作戰技巧進行重新培訓,通過 2 個月的戰備訓練,讓這些預備役士兵重新掌握現役部隊的作戰能力。整個「輪訓營」將持續 1 至 2 年時間,目前,俄方並未透露此次參與輪訓的預備役人員的人數。

有分析認為,俄羅斯聯邦每年都會組織類似的「輪訓營」來對預備役部隊進行戰鬥技能培訓,不過總體上人員規模不大,甚至只是一種「流於形式」的走過場。通常來說,對預備役人員進行專業軍事技能訓練,本來僅需要俄羅斯國防部下令,當地徵兵辦公室負責組織即可。但此次「輪訓營」由普丁親自下令,層級和此前完全不同,足見普丁對俄聯邦後備兵源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有所上升,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俄羅斯正在為第二輪擴軍進行人員和技術準備。

俄羅斯總統普丁。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空天力量

烏軍給在巴赫穆特投降的俄軍戰俘喝水。   圖 : 翻攝自騰訊網/空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