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擁有豐富的物種,今(11)日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就利用台灣陸域保護區面積作為生物多樣性的計量單位,以單位面積的保育效益作為計價方式,估算2021年台灣自然保護區域的保育效益的價值為新台幣610.6億元,約是當年度林產品總價值的268倍,該數據也突顯出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性。

林試所表示,生物多樣性提供許多不同效益,目前有多種生物多樣性價值計算方法可供選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團隊利用台灣陸域保護區面積作為生物多樣性的計量單位,生物多樣性也是全球公認的健康生態系統的核心,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是當前環境管理的重要目標,為選擇適當的管理策略,必須有適當的方法與指標權衡取捨結果。

對應生物多樣性的貢獻,研究通常將生物多樣性價值分為社會文化、經濟和生態指標等3個方面。社會文化偏好可以用來識別與社會最相關的生態系統服務;經濟提供可比較性和可理解性;生物多樣性指標提供了關於生物多樣性在生態系統功能和健康中的作用的明確量化措施和信息。

對此,林試所王培蓉博士也解釋,除藥品、木材、漁業和農業產品等直接經濟價值外,生物多樣性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例如,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在自然界中相互依存和交互作用,形成複雜的生態系統。

這些生態系統可以孕育生命資源、維持生態平衡、調節氣候,還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對於地球生命的繁衍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而昆蟲、鳥類和其他動物則可以進行花粉傳播、控制害蟲、鏈接食物鏈,這些都是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角色。

生物多樣性同時還具有著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為人們提供美麗的自然風景、健康的生活環境和文化上的傳承,不同的文化中有許多的傳統知識和習俗對生物多樣性的觀念和利用方式不同,從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

木材、纖維、飲用水、藥用植物等有形商品是最容易被人們理解的生物多樣性價值。   圖:林業試驗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