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國興卸任國安會副秘書長一職後,專心撰述念茲在茲的台語文,近日出版「寫台語字-確保台灣永遠脫離中國的武器」一書。他說,「台灣的建國是一條與中國長期鬥爭的道路。這條路坎坷不平,不會一蹴可幾。」而且,長期以來,他一再強調,「要獨立建國不僅要脫「中」,更要脫「華」、脫「漢」。………..從漢人的虛榮與漢字文化的宰制裡解放出來,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才是檢驗台灣獨立主張的試劑。」他提醒台灣人要正視台灣是個文盲社會。他說,「台灣的官方語言是華語。教育愈普及,台語人就愈成為文盲。」

葉國興擁有美國紐約大學比較法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係碩士「雙碩士」學位,曾擔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行政院秘書長、政務委員、新聞局長、台糖公司董事長、台綜研院國際暨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政大國關中心助理研究等職務。

他精通英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等六國語言,擔任新聞局長時,前往立法院備詢時,曾公開用流利的法語來輔佐答覆立委詢問的政策議題,此時讓在場立委們感到精豔不已,究竟葉國興到底會幾國語言,在立院引發討論。不過葉國興澄清說,「我不是精通那麼多語言,而是為了用拼音寫台語字,涉入研究各種語言文字的拼寫與正字規則」。他說,從初中學英文開始,就在想如何用拼音寫台語。主要用心在如何解決同音異義字的問題。這當中因為受漢字的影響也走了不少冤枉路。現在這套書寫系統從1990年第一版開始至今,已經是第7版了。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葉國興撰述「寫台語字-確保台灣永遠脫離中國的武器」一書。 圖:許詠晴/翻攝

事實上,葉國興無論在政府的那個公職位置,推動台灣文化及台語文,對他而言,一直比其他事情都還來得重要,「建立台灣文化的主體性,豐富台灣的文化內涵是台灣建國的首要任務」。因此卸任公職後的最近幾年,他將全部心力都投注在撰述「寫台語字-確保台灣永遠脫離中國的武器」一書上。

他認為,實現台灣脫「中」、脫「華」、脫「漢」的關鍵就是使用拼音文字寫台語。他說,「只要台灣人用自己的文字把建國的意志寫成歷史,傳予子孫,台灣人追求建國的心就永遠不會死,只要台灣人追求建國的心不死,台灣就一定會成為獨立的國家」

葉國興說,「台語字」是什麼?台語字是用26個羅馬字母代表台語子音、母音與聲調就可以寫出台語的文字。台語字不是只用來發音的音標,它拼寫的每個單字都是文字。而且不管你是台北、宜蘭、鹿港、嘉義或台南的腔調,都可以保留自己的腔調又能統一拼寫,讓各地的人都看得懂。學了它,你就不需要靠輸入法的軟體,可以直接在電腦、平板或手機把台語打字出來。你可以隨時用台語思考,用台語寫出你的情感、思維與意志。學了它,你就不再是台語文盲了。

他強調,台灣的獨立與建國各有不同的內涵。建國是台灣人以自己的意志建立 一個有別於中國的國家與社會。獨立不僅是與中國主權的切割,也是要發展有別於中國的文化。

他認為,台灣的文化不應該任由華語與漢字宰制。華語只是台灣的國家語言之一,漢字文化也只是台灣文化的一部分。漢字文化的霸權不僅是繼續對台灣多元文化的壓迫,也是台灣尚未從中國獨立的表徵。因此,島內各族群必須盡力維護自己語言。語言是民族主體性的根源,也是維護民族意識無可取代的絆帶。

誠如前述,語言的生命必須仰賴文字的承載才能茁壯、開花。沒有文字的民族,切莫說要發展文化的主體性,連維繫其文化根基的力量都是相當脆弱的。因此,不論是福佬、客家或原住民,各族群都必須用心發展自己的文字。

有了自己的文字我們才可能走出漢字的生活。走出漢字的生活,我們才能脫離漢字文化價值觀的束縛。脫離漢字文化的束縛,我們才能從台灣人成為「台灣國人」。成為「台灣國人」是台灣獨立建國的基本條件。

葉國興認為,文字是民族的血脈,文字是民族存在的見證,只要文字還在流通就是民族還活著。只要台灣人用自己的文字把建國的意志寫成歷史, 傳予子孫,台灣人追求建國的心就永遠不會死,只要台灣人追求建國的 心不死,台灣就一定會成為獨立的國家。

目前他將這本書,寄送到法定的國家圖書館與立法院國會圖書館之外,全國主要大學圖書館與各縣市圖書館也都有寄送留存,目前這本書透過台灣e店作為總經銷販售此書,葉國興希望大家一起來研究,畢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此刻才正要開始。

他也將這本書「獻給自我完成的第一代的台灣國民」,也就是任何有心想脫中、脫華、脫漢的人。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葉國興:將「寫台語字」一書獻給「自我完成的第一代台灣國民。 圖:許詠晴/翻攝

前國安會副秘書長葉國興撰述「台語字-確保台灣永遠脫離中國的武器」一書。他說,「只要台灣人用自己的文字把建國的意志寫成歷史,傳予子孫,台灣人追求建國的心就永遠不會死,只要台灣人追求建國的心不死,台灣就一定會成為獨立的國家」。   圖:朱蒲青/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