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訪中行程,28日晚間在南京會見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馬英九此次中國行也引發中國民眾的注意,中媒更在馬英九訪中行前為此刊出一篇專文,內容細數了馬英九的10大往事,不過,文中敘明的卻是馬英九過往「放任台獨」又「背叛連戰」的過往,直言在兩岸事務上馬英九陽奉陰違、虛與委蛇,表面上號稱支持一中,實際以消極的態度應付了事,該文作者表示,「這樣的人要來大陸,他不知道有誰會歡迎」。

中媒《觀察者網》近日刊出一篇文章,講述馬英九的10件往事,首先提到,馬英九在70年代靠著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資助赴美留學,在美期間多次在國民黨海工會刊物《波士頓通訊》撰文「批判中國」、海外左派和台獨分子,受到國民黨高層注意,返台後便擔任蔣經國的翻譯。

第二,該文指出,1993年連戰出任行政院長時,邀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幾年後馬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7年轟動全台的白曉燕命案發生,當連戰內閣焦頭爛額之際,「馬英九不僅沒有與提攜自己的恩人共患難」,反而在連戰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對外宣布辭任「政務委員」,在上司背後插了一刀。幾個月後,連戰「內閣」倒台。

第三,馬英九在辭去政務委員後數次承諾不會參選台北市長,但在第二年就食言參加國民黨內台北市長初選並獲得提名,在參選後遲未得到當時國民黨主席李登輝的支持,直到選前一周,李登輝突與馬英九同台,並用閩南話質問「馬英九先生,告訴我你是哪裡人啊?」,該文大酸,面對李登輝這一表忠心的問題,在香港出生的馬英九自然不會說他是「中國人」,毫不猶豫地用他蹩腳的閩南話回答「我是台灣人」,最後以5%的差距戰勝當時聲勢正盛的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但在一年多後,國民黨在總統選戰敗給陳水扁,李登輝被質疑「棄連保扁」受到許多國民黨支持者抗議。此時馬英九察覺到藍營內部的政治風向變化,立刻公開「逼宮」要求李辭任黨主席,馬李二人遂反目成仇。

第四,該文提到,馬英九在2005年打敗王金平當選國民黨主席,接著當時的總統陳水扁接連遭遇國務機要費案以及女婿趙建銘內線交易、妻子吳淑珍受賄醜聞,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發起百萬人倒扁運動,當時的馬英九「口頭上也稱自己支持倒扁,但並未帶領國民黨做出任何實際行動」,而是盤算著陳水扁的爛攤子拖到幾年後的選舉,到時他就可以輕鬆取代,最終果然如願輕鬆當選。

第五,馬英九當選後在「就職演說」中稱「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向前發展」。該文作者解讀,意思是說,如果大陸繼續阻攔台灣參與各種國際組織、抵制台灣和其他國家的「軍事和外交協作」、限縮台灣的「國際空間」,那麼兩岸關係就不能「向前發展」。

第六,文章作者提到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論述,開門見山將拒統的主張放到了最前面,用不宣布「台獨」作為騙取大陸優惠政策的籌碼,以圖達到永久維持兩岸分治的終極目標。

第七,作者回憶馬英九執政時期,國民黨將「九二共識」原本的內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竄改成了所謂的「一中各表」

第八,該文細數了兩次馬英九在公開場合中的「台獨立場」,2011年在某場記者會上說:「台灣是我們的家園,也是我們的國家,正式國名是中華民國,通稱當然就是『台灣』」;2012年又在競選連任的造勢活動上說:「台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的治理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些言論徹底暴露了其「獨台」(華獨)的立場,作者認為,在馬英九看來,台灣已經「實質獨立」,只不過「國名」還沒改而已。

第九,文章提到,馬英九上任後長期未糾正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推動的台獨課綱,反而提出應該「捍衛台灣主體性」,向文化「台獨」勢力低頭

最後,該文引述了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指出,在2008年馬英九上台的時候,有38%的台灣人支持「台獨」,17%的台灣人支持統一。到了2016年馬英九下台的時候,台灣人裡支持「台獨」的比例竄升到了51.2%的歷史新高,支持統一的比例則下降到了14.9%。在拒統促獨這方面,馬英九可謂厥功至偉。

撰寫這篇文章的中媒專欄作者「戴雨瀟」強調,這就是馬英九,以反共起家、靠鑽營升官;做人刻薄寡恩,背叛提攜他的連戰,踩著恩人的頭往上爬;從政嫉賢妒能,奪權後打壓宋楚瑜、開除王金平,費盡心機整倒政治對手。在兩岸事務上馬英九陽奉陰違、虛與委蛇,表面上號稱支持一中,實際以消極的態度應付了事,拒不謀求統一,放任「台獨」勢力做大。

戴雨瀟認為,這樣的人要來大陸,他不知道有誰會歡迎,他作為一個熱切期待國家統一的普通中國老百姓一點也不歡迎馬英九。不過既然此行已成定數,他只能說希望馬先生可以在中山陵前深刻懺悔自己為官幾十年的庸碌無為,好好反思應當如何用自己有限的餘生贖罪,為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做點真正有益的事情。

中媒在馬英九訪中行刊出一篇專文,內容細數了馬英九的10大往事,包括「放任台獨」又「背叛連戰」。   圖: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