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台大歷史系周婉窈教授說過的故事,1945年8月15日,在一個名叫「終戰」的火車月台,有列原本應該疾駛而過的「帝國號」,忽然停了下來。

「帝國號」車長對車上乘客廣播宣布,列車因為無法排除的故障,必須減輕載重。現在車上除了本州、四國、九州與北海道這四家人以外,其餘乘客一律下車,在月台上等待之後的其他列車接駁疏運。

於是在「終戰」月台上,忽然擠滿了從「帝國號」被趕下車的各家老小,隨即又來了一班「獨立號」,月台上的朝鮮、菲律賓、馬來亞、印尼、越南、緬甸、印度……各家旅客都搶著擠上了列車。

偏偏只有台灣一家的乘客,還在月台上爭論不休,有的說要趕快上車,錯過了就太可惜;但也有的堅持,下一班「光復號」的列車更大更好。

就在台灣這一家人還在「終戰」月台上爭論不休時,「獨立號」已疾駛而去,沒擠上車的台灣一家人,只好敲鑼打鼓,歡天喜地的搭乘下一班「光復號」。

豈料「光復號」一離開月台,就轉往跟「獨立號」不同的方向,接下來的「228站」「白恐站」「反獨站」,每一站都有許多不能再呼吸的台灣人,從「光復號」上被丟下月台。

更可怕的是很多台灣人,上了「光復號」之後沒多久,就失蹤迄今76年也找不到屍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1929年11月,台灣第1位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的林茂生

台灣人為何歡迎「光復」?

「台灣今日慶昇平,仰首青天白日青。哈哈!到處歡迎,哈哈!到處歌聲。六百萬人同快樂,簞食壺漿表歡迎。」

這是1945年10月15日,蔣介石派遣的國軍在基隆港登陸,台灣人一面朗誦著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詩句,一面大聲唱著由陳保宗作詞,周慶淵譜曲的〈歡迎歌〉,代表著當時台灣民眾對於重回「祖國懷抱」的歡欣雀躍之情。

兩個月前的8月6日及9日,美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丟了兩顆原子彈,隨即蘇聯也宣布與日本開戰,大軍進入滿州國,日本裕仁天皇就在8月15日宣佈接受波斯坦宣言,也就是無條件投降,結束了太平洋戰爭,也為日本在台灣50年的殖民統治劃下句點。

當時台灣民眾與朝鮮、菲律賓、馬來亞、印尼、越南、緬甸、印度……這些日本佔領統治區的民眾一樣興奮。但人家高興的是國家獨立之後,自己從此可以當家做主;台灣人卻完全不考量被日本統治50年後,台灣與中國那種文明與野蠻的異同,只會幼稚腦殘地慶祝「台灣光復」。

最可悲的是當時台灣的仕紳階級,帶領無知民眾,用中國其他「淪陷區」都找不到的熱情,迎接來自中國那個土匪兼乞丐的國民黨政府「劫收」。早在日本總督停止公權力的運作,中國尚未派員來台的「政治真空期」,台灣各地都已出現仕紳帶領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營造各種迎接「祖國」的氣氛。

10月17日,蔣介石派來台灣「劫收」的第70軍抵達基隆,碼頭上擠滿了迎接的人潮。部隊登陸基隆後,分乘7個列車開至台北,台北市民眾及青年學生於當天清晨,已等候在車站準備迎接,至下午軍隊始進入台北車站,民眾和學生齊聲歡呼。軍隊出了站,更受到30萬市民的夾道歡呼。就如我的指導教授李筱峰所說:

「這首歡迎國府軍隊和官員的〈歡迎歌〉,便是在這種熱絡的迎接『祖國』的氣氛中應運而生。其歌詞雖然出現『簞食壺漿』的封建字眼,但也反映出台灣民眾當時對心目中的『祖國』的一片純真熱情。然而,這首〈歡迎歌〉卻仿如曇花一現,不久就在台灣社會中消聲了。」

究竟是在歡迎?還是找死?

「自治洵良制,還須自治人。願公施教澤,民與政咸新。」錄自林茂生所寫〈台灣自治制施行有感呈 下村博士一粲〉。

在日治時代,即使被日本總督府視為叛逆的林茂生,他所主張的「自治」,就像林獻堂帶領的仕紳階級,聯名簽署向帝國議會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書》,要求在台灣設置民選議會,制衡總督府的專制集權。總督府無論有多反對這些「自治」的主張,在手段上依然有人權與法治上的底線。

但中國就完全不是這樣,雖然國民黨的三民主義裡,也一再強調什麼「地方自治」,就像共產黨也講什麼「新民主主義」。毛澤東甚至還以1924年為界,區分了「新舊三民主義」,指責蔣介石擁抱的是「舊三民主義」,應該被批判、被改造。

不過台灣人若相信這些中國領導者,會容忍在他統治下的人民,可以對他們要求「自治」,那就是在「找死」。林茂生、陳炘、張七郎、黃朝生、徐春卿、陳屋、李仁貴、楊元丁、許錫謙、郭章垣、張榮宗、黃媽典、陳澄波、潘木枝、陳復志、湯德章、蕭朝金、黃賜、王石定、葉秋木……都是殷鑑啊!

1945年10月25日上午,「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現在延平南路的中山堂)舉行。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與林茂生、林獻堂、陳炘、杜聰明、羅萬俥、謝爽秋、黃式鴻、王白淵這幾位台籍仕紳,接受最後一任日本派駐台灣總督安藤利吉的投降後,陳儀隨即宣布:

「從今天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權之下。」

當天下午,林茂生就在台北公會堂舉行的「台灣光復慶祝大會」上致詞,對全台民眾說明「光復」的意義,那就是:「因有失陷,故有光復」。

隔年(1946年)8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甚至明令訂定10月25日為「台灣光復節」,戒嚴時代這一天都還要放假慶賀。

喊「統一」就會被「祖國」接納?

但是林茂生根本等不到隔年(1947年)10月25日的第2次「台灣光復節」,就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的鷹犬殺害了。他在日本「竊占」台灣的50年裡,就算不被總督府所喜,至少人還活著好好的。但台灣被「祖國光復」後1年多,卻被偉大寬容的黨國給「處理」了。

1947年爆發二二八事變,台灣行政長官陳儀一面哄騙台灣人說要懷柔處理,一面卻在3月3日向蔣介石發電,請求盡快派兵來台屠殺鎮壓。3月5日蔣介石親筆在派兵手令寫著:「已派步兵一團、並派憲兵一營,限本月7日由滬啟運,勿念。中正」。

3月9日,國軍21師抵台。3月11日,林茂生遭6名穿便衣、帶武器、採閩南口音的人士,謊稱是台大校長約談,林茂生穿著睡衣,自私宅被帶上編號「05025號」汽車,從此失蹤。

據國府二二八事件調查委員楊亮功調查,林茂生早已在3月11日至16日間被處決。另據大稻埕當地人莊永德表示,自己在大橋頭親眼看到漂浮在水面上的林茂生屍體;除了被鐵絲綁住外,身旁還有七八具屍體。

回顧1945年的《台灣日日新報》,一大堆台灣商家行號,刊登歡慶台灣光復的廣告。新聞報導各地街上鑼鼓喧天,鞭炮聲不斷,戶戶張燈結綵,但1年多後「祖國」的凶惡嘴臉的就原形畢露了。

現在藍白陣營裡那些統派政客與支持者,以為自己喊著「統一」,就會被「祖國」所接納,這跟1945年10月25日在受降典禮後,對全台民眾解釋什麼叫「光復」的林茂生有何不同?台灣人這次還要搭「光復號」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施並錫二二八歷史畫作「串綁的冤魂II」。   圖:楊振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