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台海緊張情勢升高,「疑美論」、「砲灰論」議題的能見度與討論度大幅攀升,不同機構也不時針對兩岸議題進行民意調查,藉此瞭解民眾對國際事務的觀點。

舉例來說,俄烏戰事屆滿一年,某協會2月25日公布「美中台局勢」民調顯示,好感度以滿分10分計算,台灣民眾對美中兩強的感覺,對美國的感覺平均是5.78分,偏好感;對中國的感覺是平均3.76分,偏反感。對照來看,3月1日有某單位委託艾普羅公司進行民調,發布「疑美?信美?台灣人民對美國認知」民調數字,該民調抽樣誤差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界定為3%之間,其中有效樣本為1072份,拒訪高達449人,明顯出現機構效應。

事實上,民意調查都有主題,想了解特定人、事、物的民眾意見或行為,「問卷」是用來探知答案、蒐集資料的測量工具。理想狀況是設計一組問題後,能直接得到解答。民眾態度本身不僅具有流動性,因此民調數字的落差不應被簡單解讀成「對錯」或「真假」的問題,而須考量不同機構調查方法與測量工具的差異。

這份「台灣人民對美國認知」的民調題目,這是一種直接詢問法的調查,這種調查容易在直述句與條件句、修辭與表達方式產生引導或混淆作用。民調結果不能解讀成多數民意對美國保持懷疑態度,而是民眾知道美國和台灣的國家利益不一定相同,民眾認為台灣不能一面倒向親美或親中。美國是唯一對台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把協助台灣防衛責任放在美國國內法,固然民眾認清台美利益不同,民眾仍然是正面看待,認識到美國還是台灣最重要的民主同盟國家,對台提供安全支持的最重要國家。

這份民調在條件句差異進行比較,例如第二題你認為美國是真心保護台灣,還是利用台灣壓制中國大陸?在第四題加入「近年來美國通過許多友台法案」的條件句時,從守護台灣的19.7%提升到29.1%的保障台灣安全,整整上升9.4%,而不是從『利用台灣』移到『用台灣壓制中國大陸的選項』,未表態從24.9%,下降到20.5%。從問卷題目就可以看出「直述句與條件句」效果,第二題與第四題的實質內容幾乎是完全一樣,但第四題加上了「假設條件」,足見「直述句與條件句」效果的威力。

在提示問題中,面對中美競爭激烈,何種路線對台灣最有利的調查中顯示,這份民調最多被報導的是61%民眾認為應該親美和中不選邊對台灣最有利,22.8%民眾為親美反中,選擇美國。本文認為這份民調的多數媒體報導中,極小化報導指出只有3.8%民眾認為親中反美,選擇中國,這條路線是台灣民眾的超小眾市場,屬於極少數的意見。面對威脅面對恐懼不選邊,自利自保是人性的呈現,並無對錯。

進一步來看,第八題的問題意識可以討論,當題目問到「要解決兩岸問題要由兩岸人民解決,還是讓外部勢力介入比較好?」這種「修辭與表達方式」很有深意,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指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主打此議題的「兩岸問題要由兩岸人民解決」,過去常見於中共的發言人或是官媒的叼盤狗常用詞彙。明明能解決兩岸問題主權對象是政府對政府,問卷設計卻用兩岸人民來替代,而「外部勢力」就是用修辭來暗渡中共常用「境外勢力」。

深入分析,第九題的題目是「像美國這樣的境外勢力介入兩岸問題,會讓兩岸問題更難解決或更容易解決?」問卷設計語焉不詳,缺乏主詞模稜兩可,到底要問民眾認為美國更難解決或更容易解決?還是問民眾認為中國更難解決或更容易解決?避免使用誘導性問題,這是調查問卷中最常發生的錯誤,問題絕不應以一種會讓讀者偏向論點的某一方的方式措辭,受訪者通常可以根據問題是否包含非中性措辭,來斷定該問題是否具有誘導性。

眾所周知,民調與兩岸關係的解決是兩件事情,而且以現在的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意見表態或社群經營,都可能在5天、10天內造成極大的影響,利用民調來「壯大聲勢」或提升「自我感覺良好」常見,這類的民調數字一定會一本正經再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