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資訊爆棚的人際網絡,人們不知不覺衍生而來的心理疾病,似乎較病毒散播速率更加驚人。根據倫敦國王學院精神病學家索尼克羅夫特(Graham Thornicroft)最新研究統計,全球罹患心理疾病人口達9.7億人。另據澳洲昆士蘭大學醫學院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數據指出,全球目前患有憂鬱症者為2.46億人,患上焦慮症者更高達3.74億人。在英國職場上,此刻,平均每七個人裡就有一人正受焦慮折磨。精神疾病,儼然成為我們不容小覷的文明「魔」難。
義大利療癒系作家琪亞拉•帕倫蒂(Chiara Parenti),以她敏銳的觀察,深入恐懼焦慮議題,創作小說《從星星上跳下來》(Per lanciarsi dalle stelle),故事匯聚多種臨床病徵於主角一身,赤裸展示出主角面對層層焦慮與恐懼,在藥物之外,還須藉助哪些介質才能真正成為克服病症的有效良方,敘事友誼、愛情並重,橋段處處充滿療癒能量。這部小說在疫情促使心理疾病暴增期間,受到青睞而翻拍成同名電影,中文譯名為《我的一百種恐懼》。
改編後的戲劇鋪陳,雖簡化了布滿力度的小說結構,仍忠於原著精神,電影在貼近大眾口味時,反襯出敘事線索更加流暢易懂,全片聚焦罹患重度焦慮症的女主,在閨蜜意外去世前夕,留下一封寫給女主卻因故塵封兩年後,才讓女主輾轉收到的信函,信裡期許女主列出一張令自己焦慮害怕面對事物的清單,並鼓勵勇敢試著去克服,當然,這封信讓女主愈加裹足焦灼,直到女主遇到另一位同樣欣賞閨蜜,相識已久卻不曾深交的朋友出現,這位朋友得知信件內容,便號召一群死黨幫助女主挑戰清單,一起對抗恐懼焦慮。
編劇俐落地掌握住原著裡的三點核心,首先,女主問朋友,如果已經嘗試後失敗了怎麼辦?朋友淡然回應,那妳就嘗試過了,只是失敗而已。其潛台詞是,至少邁出了步伐。其次,朋友曾告訴女主,妳以為只有妳一個人痛苦嗎?這句伏筆,在朋友剃除髮絲後,讀者、觀眾與女主才同步知曉,原來這位生性開朗的朋友早已身染重病。最後,再從閨蜜未婚夫婿口中得知,閨蜜生前所隱藏的恐懼與焦慮,其實不亞於女主,「逃避」與「面對」僅是一念之間的選擇。
劇中保留且強化了幾場女主與心理醫師診間的對話,溫馨提醒患者或陪伴者,治療不會是一條線性路徑,也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一切會美好,若患者願力敞開自我,必能應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只有堅信擁有跨越恐懼與焦慮的勇氣,嘗試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天至少實踐一件,當做得愈多,就愈有力量,待厚積薄發,之後將會對自己潛藏的能力感到驚訝。
影片在敘事過程所構築的段落極其簡潔明快,視覺細節也講究優雅,聽覺上雖少掉原著伴隨女主的邦•喬飛(Bon Jovi)與愛迪•琵雅芙(Édith Piaf)的紙上歌聲,卻有濃鬱浪漫的義大利調式樂曲作陪。整體氛圍從運鏡手法到採取既隱晦又和緩的劇情處理表現,觀眾可以直擊導演安德里亞•朱布林(Andrea Jublin)精心為觀眾擘畫一條曲徑通幽的希望之心。而最為出彩的技巧應用,莫過戲劇理論中的「第四面牆」(Fourth wall)技法,片中女主時不時「對著鏡頭說話」,這種強行將觀眾從戲裡帶出戲外的「攝影機不在場假定」所凸顯的突兀喜感,熟悉伍迪艾倫或周星馳那種無厘頭跳痛(tone)式演出的觀眾必然會心一笑。
是「人」,必然有焦慮和恐懼,焦慮、恐懼乃人類生存的本原,然而,個人物質性存在終有盡頭,焦慮與恐懼也許無法被消弭,卻可以克服。這是一部關於克服與療癒的電影,傳遞著我們必須珍愛每一天的生活,當我們戰勝了這些困擾,身心靈自然就會回到歡喜祥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