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延燒、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通貨膨脹等動盪下,2022年全球經濟普片不景氣。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稍早警示,新的一年將更為艱難。

格奧爾基耶娃1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節目指出,美國、歐盟和中國這3大經濟體同時趨緩。

中國疫情如「叢林大火」

格奧爾基耶娃說:「中國 2022 年的增長率可能會近乎甚至於全球增長率,這是 40 年來的第一次。」她說,未來幾個月預期的 COVID 感染「叢林大火」可能會在今年進一步打擊其經濟,並拖累地區和全球增長。

格奧爾基耶娃研判中國的疫情隨著解封將更難控制。她說:「未來幾個月,中國會很艱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是負面的,對該地區的影響將是負面的,對全球增長的影響將是負面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常會在每年的這個月分於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公佈最新預測,屆時可能會再次下調中國和全球增長前景。

美國經濟最具韌性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正在脫穎而出,可能避免影響全球多達1/3經濟體的徹底收縮。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美國最有韌性,可以避免衰退。 我們看到勞動力市場仍然相當強勁。」

但這一事實本身就存在風險,因為它可能會阻礙美聯儲在將美國通脹從去年觸及的40來最高水平回升至目標水平方面所需取得的進展。 隨著 2022 年的結束,通脹顯示出已經超過峰值的跡象,但按照美聯儲首選的衡量標準,通脹率仍遠高於原先的目標(2%)。

格奧爾基耶娃說,「這……喜憂參半,因為如果勞動力市場非常強勁,美聯儲可能不得不在更長時間內保持緊縮利率,以降低通脹。」

美聯儲官員上個月預計基準政策利率將於2023 年突破 5% 大關,這是自 2007 年以來的最高點。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在 12 月再創造 20 萬個就業崗位,失業率保持在 3.7%—接近 自 1960 年代以來最低點。